意之中赚到了钱,贵国又能怎样才能帮到我们大日本帝国呢?司令阁下在京都的府邸与你们的汪主席深谈过几次,以目前贵国的军力,最多是在治安和后勤方面帮助皇军进行维持,一旦与英美开战,那是半点忙都帮不上的。”
刘铭达轻轻一笑,摇头道:“部队想要提升战斗力,武器和规模只是基础,训练和士气才是根本。在这点上,一支亡国之师没有经过三两年的时间进行调整和训练,是达不到参与高强度作战资格的。我所指的,是在后勤保障以及军工产能方面。从现有的形势判断,苏德既然马上就要开战,那么不管我们是主动向西还是被迫南下,除去大规模的部队整备,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在这其中,最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物运中心和工业中心的南迁。”
说到这里,刘铭达稍稍顿了顿,看了看身边的周佛海,见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听着。
“现在,日本国内已有好几家大中型的军工企业从本岛迁到了沈阳,在中国境内的驻军中有六成以上的部队使用的是他们那里制造的车辆和武器。这符合经济规律,所以在所有的占领区中,东北的治安是最好的。我听说,接下来还有一些广岛和长崎的造船厂钢铁厂会要相继过去投资,要将旅顺港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军港。”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了看对面的那几个。
柴田表现得很自然,正在边听边想。山本在听中岛的同声翻译,边听边皱起了眉。反应最大的是藤原,他也在听着身边的翻译,但立刻便疑惑地抬头去扫了一眼对坐的周佛海。刘铭达没空去看周佛海这时的表情,但能猜到,这两个人必定在这件事情上有过一些共同的想法。
“我刚才讲到,政治上的事情不会是一成不变,那么,这其中的变化将会对经济上造成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做一些提前的预判。苏德一旦开战,其国内粮油煤铁的产能和出口交付势必受到极为重大的影响,辽沈作为物运中心的功能也会同时被削弱,再要将东北作为日本在中国境内的重工业基地,那就未必合适了。”
“同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国内现在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物资和能源皆不足以保证整个工业体系继续扩大规模,再结合到生产成本以及物运上的时间成本,综合考量之下,就只剩下唯一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