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 第947章(1/2)
    第947章

    “不应该啊,光是倭国那边的银钱,都够朝廷用许久了吧?”

    太子标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埋怨道:“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朝廷各处都要用钱,这粮种的推行更是重中之重,朝廷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年挣的银子,几乎全都砸进去了!”

    “再有这仗打了两三年,耗费的钱粮,那也是难以估计”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前面这场国战,几乎将大明十来年的底蕴耗费一空了。

    如果不是李祺提前一步开拓了东海贸易,让朝廷财政得到补充,只怕这一仗打下来,最后的输家,反而会是大明!

    “这倒是个麻烦,不过问题不大。”

    李祺笑道:“既然如此那索性就将两件事情一起给办了!”

    太子标闻言眼睛一亮,忙追问道:“文和,你说的是”

    “盐商这边,定成制度,刚好可以捞一大笔银子!”

    李祺主持盐场改革的事情,太子标是知道的,所以立刻就反应过来,李祺想做什么了。

    “只是这样一来,那开中法就不得不变了”

    开中法,简单流程就是商人把粮食送到边镇,然后再用交割文书到户部领取相应的盐引,拿到了盐引再到盐场领盐,最后就是通过自己的渠道售卖出去以此谋利。

    盐铁都是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因此存在极大的暴利。

    寻常百姓什么都可以缺,但盐是活命的东西,怎么能缺得了?

    这“开中法”其实就是一种打包形式的捆绑销售,利用商贾逐利之心,放出食盐专卖权,从而通过商人的销售渠道和运输渠道来完成粮食的配给,以此解决九边重镇粮食短缺的问题。

    “惠商利国、恤灶体民、义利并重”,这是开中法的核心内容。

    惠商利国,就是盐商可以通过开中法从中谋利,而国朝则可以免去输送粮食到九边军镇的损耗;恤灶体民,就是体恤作为盐业生产者、盐场灶民的生存处境,关注并努力解决灶民问题;义利并重,就是在不违悖道德的基础上,重视盐利的价值,肯定官员的理财才能与百姓的逐利之心。

    输粮开中,在于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