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 第975章(1/2)
    第975章

    正当程琦龙打量的时候,一名年轻小伙走了过来。

    此人名叫夏原吉,没错就是永乐皇帝的钱袋子,大明名臣夏原吉。

    夏原吉出生时,正值元朝末年,夏氏败落,家贫无依,境况十分艰难,家庭开支主要依赖其父夏时敏任教谕的薪资收入勉强维持,结果十三岁时,夏原吉父亲去世,夏母廖氏独自承担家计,夏家生活更为窘迫。

    湘阴有两位德高望重的教谕史九韶和郑菊隐,夏原吉曾先后拜二人为师,学习刻苦,“群籍靡不通,尤精《诗》、《春秋》”。

    十六岁时,由于家贫,夏原吉开始在乡间私塾做教谕,取束修资养家庭。

    也正是这个时候,有人突然千里迢迢地赶到湘阴,重金聘请夏原吉进京为银行做事。

    原本夏原吉对此颇为不解,可当他得知这是太子标的意思后,立刻毫不犹豫地背上行囊,随跟随他们来到了京师。

    与夏原吉经历相似者,还有一人,叫做杨士奇,现在也是十六岁。

    杨士奇生于江西袁州宜春县凤凰台,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

    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他的志气,恢复其宗姓。

    随后,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亲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自给,一边奉养母亲,游走于湖北、湖南授徒教学,其间居住江夏的时间最长,在这期间也受到了太子标的邀请,因此选择进京。

    此刻杨士奇去了天津分行,所以接待程琦龙之人,正是夏原吉。

    虽然眼前的夏原吉还是个毛头小子,但是程琦龙并不敢轻视。

    “小兄弟,贵行这边存银子的话,真的能够拿到利息”

    程琦龙喝了一口茶,是今年产的上好的西湖雨前龙井,放下茶杯,想了想问道。

    “程先生,我们大明银行是朝廷创办的,所以您的银子放在我们大明银行是绝对不用担心,利息我们绝对不会少您一分,存款到期,我们也会如数将银子奉上。”

    夏原吉笑着给程琦龙介绍了一下大明银行的情况,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大明银行背景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