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鸿缘的新书 > 第223章 聂楚郡和黄老板(3/4)
黄坎,正宗的徽州人。他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踏实。的确如此,他干图片社,一干就是十五年,对于这个火红的年代来说,他这样的做派不能不说暮气沉沉。虽然他一直给吕一鸣印《北大边缘人》,还当过几期责编,但他自己都感觉,吕一鸣用他就像用一台机器。

    之前京城的胡同纵横交错,人们却过着单纯的日子,小聂记得中学时,没有什么人会问你家长是干什么的,挣多少钱。那时老爸他们一个工段的人挣的工资都一样,常有老爸的工友到家里来找他喝两口,一聊就是大半天,日子过得再平淡不过了,大家似乎都很闲,有的是时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攀比了。住在什么区,住的什么房?家里是干什么的?

    自己上了五年大学,学校里同样被改革大潮冲击着。大多是某某老师当了什么主任,或者在电视台去做什么讲座了。开始时,薪酬都是上交的,大家也都没什么说法。后来电视台越来越多,栏目五花八门,也都想请北大的教授,于是电视台的费用水涨船高,教授之间因此产生的竞争越发激烈。

    小聂觉得这都很正常,尤其学经济的,在适当的媒介上发声,也是尽一份社会责任呢。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引。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知识中心。

    说起来,小芹是学姐,在中文系时,常听她和丽丽讨论专业的用处,似乎还很苦恼。仅仅相差一年,自己的班级里,大家对专业对口已经谈的很少了。事实上也是,很多公共课用的是同样的教材,那不就意味着大家都在读同一本书吗?小聂听一些人笑谈,中文专业要么是大家,要么就一名不名。她从一开始就觉得靠专业吃饭是不行的,自己是不会去学校当一辈子老师,判一辈子作文的。

    小聂很感谢北大五年给自己带来的机缘。

    一开始就在黄老板的图片社专职,她之所以敢这么干,就是因为自己对当时流行的五笔字型打字、速记都很熟练,而黄老板本人是做不来这些的。她呢?在这里干得很轻松,上班时间就可以看书。吕一鸣还给她开着一份固定的收入。

    接着,她在邱枫的慕然回首旗袍店里兼职,又靠自己攒的钱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