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口,我怎么好让他来呢?”小聂还是第一次在汪富贵面前忸怩,显得很不好意思。
“哈哈,你这个小聂啊,你是主管销售的厂长,招收销售大员当然是你说了算啊。我要是找什么人来,也得让他听你指挥,不是吗?”汪富贵笑着说道。
“我在中关村租了一个写字间,你以后在北京就去那里办公,咱们招聘也显得体面些。库房我正在想办法,最近家里事情比较多,担子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我都不好意思啊了。”汪富贵说着从皮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在桌子上轻轻一推,放在了小聂面前。
小聂心想:这汪总越发显得土气了,他怎么离现代化管理越来越远了。而且,谁不知道你啊,还家里的事,不就是小芹的事吗?不由得越想越气。
“汪总,您这是何意啊?您这样的方式,多少钱我都不可以收的。如果您想给我奖励,就通过财务算进奖金里吧,总得有个名目嘛。”小聂显得很平静,但汪富贵却感觉正言厉色的。
“那我就让我二哥到江西厂里来上班了啊,您放心,我会一视同仁的。毕竟他也没干过销售,而且之前国企很松懈,他也是一身的毛病。不过,我努力让他快些适应。如果您那边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也推荐一下,需要尽快组建一个销售团队。”小聂说得很自信。
汪富贵看着面前的小聂,心情有些复杂。他想起几年前用信封给小芹寄银行卡,想起和小芹一起去北京人艺看话剧。因为那时小芹还是个学生?还是小芹本就单纯?如今小芹成长了?
他努力把思绪拽回来,对小聂说道:“知道上地吗?”
”当然知道,怎么,汪总您是看上那里啦?“小聂眼中闪耀着惊喜。
北京毕竟是首都,你难怪北京人自负。别的城市人吃的是粮食,他们吃的是消息。从“走后门”盛行的时代,北京人就对“小道消息”推崇备至。后来他们认为自己一直是对的,那不叫“小道消息”,那叫“信息”,那是胜人一筹的“先机”。后来把这些“先机”运用到股市上,楼市上的人,都发了财。也许吧,这是一种社会生态的平衡。七八十年代,北京人踪着高干子弟,不为图人家什么,就图他们知道点儿“内部消息”。现在九十年代了,来北京的“外地人”(这应该是北京人最早创造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