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童稚是个高智商且善于学习的人,这里说的学习,当然不是指在学校里考试的那种学习,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群中取长补短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被一些学历低的人成功运用,且使那些运用此法学到真知的人,在生活中被身边的人视为“能人”。一般高学历的人却很少会采取这样的学习方法,尽管他们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警句烂熟于心。他们因为学历高,对身边的人往往不屑一顾。
童稚之所以会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发现在股市中成就大业的人,往往不是什么高学历的人。那些高学历,自以为智商很高的人,往往会去电视台做财经栏目的嘉宾,靠他们的“高智商”收取那些一心想发大财的穷人们的“智商税”。其实他们对股票的认识,怕是敌不过股票交易大厅里“蹲守”的那些退休大爷。
用童稚的话说:你自己没有在实践中成功尝试的书本知识,都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正确与否,不会所有人都去关心。只有那些需要的人会视若天条,但当他们用这些“天条”在实践中获得失败的惨痛教训后,就会怀疑这理论的真实性,就会以最疯狂的声音嘶吼:这个理论是骗人的。全然不考虑他对这个理论的理解、运用有什么欠缺。这就是中国股民对股票的认识,因为他们是靠听消息炒股的。
而股市里受伤最重的就是自作聪明的人,沾沾自喜的人。童稚深知在股市中呼风唤雨的人,非但没有什么理论知识,相反可能对股票的历史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手上有操纵股市的权杖,所谓“信息不对称”。然后,他们擅长把握股民的从众心理,指导股票价格变化的不是什么k线图,是那些人调整不对称比例的大小,决定了股市波动的大小。
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会相信历史可以重演,笃信股票分析专家给他们讲的股市中的神话。事实就是:这些相信历史重演的人,和创造历史的人是两拨人。
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如果有一位热衷于财经频道荐股栏目的观众,每天,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专家们推荐的股票。其他成员就只能退避三舍了,因为一旦你跟他搭讪,他会把那些他一知半解的经济学名词抛给你。事实上,他最关心的只是股票的代码,对于专家们的分析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