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开口。他目光深邃。
仿佛看穿了辽东的硝烟战火:“若是明军实力弱于后金鞑子,那就采取坚壁清野之策。
把百姓、粮草都妥善安置,让鞑子即便占了土地,也无法得到补给。
若是明军势力强,则可与后金鞑子决一死战,扬我大明军威。”
他说话时,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
杨嗣昌听了,眼中一亮,赶忙拱手拜道:“多谢督师指教,属下一定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忘怀。”
他的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似乎已经在想象着自己按照孙承宗的策略在辽东大展拳脚的场景。
孙承宗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
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他像是一尊古老而坚毅的雕像,承载着太多的责任与沧桑。
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说道:“时间不早了,我还要赶回锦州。杨大人,今后辽东就看你的了。”
他整了整自己的衣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杨嗣昌赶忙起身,恭恭敬敬地送孙承宗出门。
他微微弯腰,语气诚恳地说道:“督师大人放心,我杨嗣昌定当与辽东共存亡,不负大人所托。”
孙承宗回头,嘴角露出一抹浅笑,说道:“好!告辞!”
说完,他便大步流星地走出巡抚衙门。
他的步伐坚定有力,仿佛在向这片他为之奋斗过的土地告别。
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渐行渐远,却在杨嗣昌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杨嗣昌站在门口,望着孙承宗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回神。
他的脸上表情复杂,既有对孙承宗离去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独自肩负辽东重任的忐忑。
他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辽东做出一番成绩,不辜负孙承宗的信任。
回到衙门内,杨嗣昌坐在书桌前,回想着孙承宗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
他拿起毛笔,想要记录下孙承宗关于辽东局势的策略,却又忍不住停下笔来,陷入沉思。
他深知,未来的辽东之路,必将充满艰难险阻,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