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心,所以对他不用多虑。关键是,他如何确定自己的接班人,这对大周平定天下影响甚大。”
小长老回答:“据我观察,当前能够继承皇位的有三个人,一是太子李弘冀,赵大人回去之后,一定要告诉大周皇帝,绝对不许他继承皇位。”
此时,南唐已经向后周称臣,李璟降制为“国主”,凡是国家大事,必须向周朝汇报、得到允许,更不用提继承人这样的大事。
“为何这么说?”
“这位李弘冀,也就是文献太子,年少有为,善于领兵打仗,身边更有不少拥趸,他若继位,迟早大周是个威胁。”
“果真如此吗?”
“小僧曾听到过传闻,文献太子一次醉酒,对人说道,他若继承大业,必定整顿力量,收复失地,势必要对大周还以颜色。”
赵匡胤眼神冷峻起来,没错,此一战中,李弘冀亲自在前线指挥,重用大将柴克宏,在润州一带死死咬住后周大军,同时,又率兵解救了常州之困,据说,他亲自斩杀的周、吴越将领就有十多位。
“除了他,还有谁。”
“这第二位,就是皇太弟李景遂,他是李璟的亲弟弟,文献太子的亲叔叔,就能耐来说,与文献太子不遑多让。据说,当年烈祖李弁驾崩,李璟就想要让这个弟弟继承皇位的,可他不愿意。如今,李璟若是退位,他也是一个重要人选。”
赵匡胤点头,说道:“如此说来,李景遂、李弘冀二人,岂不是存在矛盾。”
小长老赞道:“赵大人果然厉害,他们二人势同水火,可在我看来,文献太子的机会更大。”
“很好,我会注意这两个人。对了,还有一个是谁?”
“哦,这个人到无足轻重,他是李璟的第六子,也是当今钟皇后最喜爱的一个儿子,吴王李从嘉。”
“你为何说这个人无足轻重?”
“说起来,小僧与这个吴王算是老相识了。他天资聪颖,相貌奇特,也就是目生重瞳,大唐朝廷中有人认为他是天命所归之人,坊间更有传言,说他是上天赐予的继承者。”
赵匡胤虽然英武,但也毕竟是古代人,对于一些天命所说,深信不疑,喃喃自语到:“目生重瞳?那岂不是楚霸王一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