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较高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这位相当于“蒋校长”的人物,在大周新晋官员当中又很高的威望。
后周对贡举体制做出的改革,革除了有唐一代的复杂方式,像诗仙李白那样“以名入仕”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而科考上来的官员,大多又根基不稳、没有裙带关系。如此一来,窦仪利用新晋官员,能够为郭宗训打造一个强大的朝廷班底。为了让一切顺理成章,诏书中对郭宗训进行了火速提拔,从一名不文直接册封为“梁王”,这样在管理、任用官员方面才师出有名——这也是无奈之举,郭荣尽管已经登基称帝,但他却认为,儿子还小,早早地封王并非好事——可如今,为了保障郭宗训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他也不得不“拔苗助长”一般地火速赐予王爵。同时,诏书中任命窦仪为东宫首席,因为郭荣很明白,他已经没有时间亲自调教儿子,这一重任交给窦仪,也可见信任之大。
第三份诏书,是给李谷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建立文管集团的“铁三角”。李谷被任命为殿前辅政御史,这算是郭荣深思熟虑之后,专门在文官制度上增设的一个岗位,它管理的范围很小,但作用却很大。因为诏书上写明,范质被任命为平章事、兵部侍郎、枢密使等职位,王溥被任命为平章事、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位,魏仁浦被任命为平章事、枢密院主事、中书侍郎等职位,三人一共进入后周中枢,不难看出,三个人并列为宰相,但职位又有所分别,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加上李谷作为殿前辅政御史,在这个“铁三角”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保持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