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124章 借天子以令诸侯(1/3)
    太子东宫,李煜捧着一张纸,看的津津有味。

    《讨赵贼匡胤檄》

    大周天下,上承天运,志平乱世,民心所向!

    赵贼匡胤,出身卑鄙,圣主不弃,跻身朝堂!

    贼影潜滋,狼子野心,排除异己,残害忠良!

    结群朋党,以待时机,窃据神器,祸乱汴梁!

    ……

    拥兵自重,不思忠君爱国,

    备受皇恩,反行弑主之举。

    龙驭宾天,四海为之恸泪,

    皇子陷难,五岳为之倾摧!

    ……

    重进大周旧臣,皇亲世家之子,

    幸承恩于先帝,当厚馈于新主。

    虽才能之浅薄,亦志安于社稷,

    顺宇内之推心,遂举讨逆旄旗。

    ……

    忠良之士,义愤填膺,特此昭告四方,

    共讨赵贼,以清君侧,复我大周国祚!

    李煜接到扬州送来的国书、檄文后,内心狂喜!

    李重进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郭宗训称帝之后,扬州将以“陪都”的名义存在,对于忠于郭荣的后周将领,汴梁的政治意义将大幅度减弱,跟赵匡胤干仗,也不必再顾及他“殿前都点检”的身份。

    换句话说,后周“亲郭”一派,必然逐渐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南方,矛头自然是对准赵匡胤。

    徐铉、李平、孙晟三人见太子心情好,能理解,也有担忧。

    李平作为江宁戍卫指挥使,最担心的是金陵安全,他沉不住气,问道:“李重进已经被任命为镇国将军,册封淮王,名义上掌管淮南一切军政事务,扬州与金陵距离如此之近,太子殿下为何不忧反喜?”

    李煜放下檄文,笑盈盈地说:“李卿,你所忧虑的是什么?”

    “自然是金陵安危。”

    “哈哈,你是觉得,我这个大唐太子比他大周皇帝还要金贵。”

    李平一怔,他不是这个意思,可也不能否认啊!憋得脸红。

    李煜宽慰李平,说道:“放心,能够对金陵造成威胁的,或是赵匡胤,或是钱俶,但绝不会是李重进。”

    见李平不解,李煜进一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