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在众多战争手段当中,是最温和的一种,当然也可能带来极为“爆裂”的后果。招降时机、方法、力度拿捏的好,就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反之,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不但不会投降,还会进一步恶化两国的敌对关系。
眼下,李煜要对荆南、南汉两地,分别行使招降之策,目的却是截然相反:荆南方面,打算派遣韩熙载过去,是真心实意的招降,希望与武平、南平各地割据将领“化干戈为玉帛”。南汉方面,则是奔着激化矛盾去的,所谓“招降信”更准确地说,是一封“挑衅信”。
任命韩熙载为招抚使、前往荆南招降之前,李煜必须搞清楚,这个老小子是怎么想的。此去荆南,事关重大,直接影响着南唐大后方能否稳定,派去招降的人,必须尽心竭力,如果是虚与委蛇的态度,必然会坏事儿,还不如啥都不干。
闻听徐铉推荐顾闳中去打探消息,李煜猛然间想起了那幅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对啊,之前他觉得新绘制的“后周时局地图”笔法就很眼熟,正是出自顾闳中之手!
历史上,顾闳中绘制《韩熙载夜宴图》的时候,韩熙载的官位是中书侍郎、光政殿大学士,史学家给出解释,认为韩熙载之所以荒诞不经、夜夜笙歌,是由于受到南唐旧臣势力排挤,也害怕南唐当权者怀疑他“私通江北、串联逆反”,所以装作夜夜笙歌的样子,让别人放松警惕。
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徐卿,我没记错的话,我朝中书侍郎是从三品?”
“正是。”
李煜心中有了主意,说道:“你安排顾闳中去赴宴,让他透露一个消息,就说太子有意封他为中书侍郎兼光政殿大学士,不过,要看他能否干好荆南招降的差事。”
徐铉不解,问道:“金陵官职任命,三品及以下的,太子殿下可以自行决定,何必欲擒故纵?”
徐铉潜台词是,应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先把官封了,韩熙载去干活也更有劲头。
李煜心里却很清楚,韩熙载这个人,真正的才华都集中在文学、艺术领域了,他没有多少治理国家的经验,历史上他主导的改革事件,就没有一件是成功的,如他担任铸钱使时期,推动铁钱代替铜钱的政策,直接造成了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