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170章 大唐火药库(4/5)
座城门的防守,需要多少?一个城门分配一万个震天雷,一万个炸药包,分别就需要十三万个!

    “徐卿,造出这些东西,你功的功劳,不亚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徐游眼前一亮!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谁?那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李靖、房玄龄、秦叔宝、尉迟恭……能与这些人比肩,夫复何求!

    “殿下放心,游一定尽心竭力!”

    李煜点头,又追问了一句:“本王给你的‘大唐科技树’那本书,你读了吗?”

    一有时间,李煜就抄抄写写,将自己能够回忆起来的现代科技,主要是原理、概念,写成了一本书。

    徐游从怀中掏出来,说道:“臣长读不辍,实在感叹殿下怎么会如此博学!”

    李煜有点不好意思,说道:“还好,本王自幼喜爱读书、想象力丰富。”

    这倒不是假的,否则,历史上的李煜怎么可能成为“词帝”!

    “属下愚钝,里面有很多看不明白,比如那个蒸汽机、高炉炼铁之类的,需要继续琢磨。”

    李煜安慰他说:“那些东西,必然可行,不必怀疑,但牵涉的工艺太多,徐卿不必都揽在自己身上,多找些工匠去商议,也不急于一时。如今,你看哪些好操作的,先做实验,成功之后本王负责找人生产。”

    徐游翻了翻,说道:“殿下写的水泥、香皂、大蒜精之类的,倒是可以一试。”

    李煜思索了一下,做出了一个总结,徐游认为可以实施的,主要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容易搞到原料的。比如土法水泥,原料在自然环境中都能得到,黏土、陶瓷碎片、生石灰等。

    这也是历史局限性。

    “徐卿,不急于一时,制造火器的时候,可以积累相关经验,多培育一些匠人。”

    “遵命!”

    李煜分析当下的情况,要提前几十年达到“科技大爆发”的效果,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足够大的地盘,这样才能保障原材料供应,如煤炭。二是培育人才,只会填词作赋、四书五经的人,是不行的,同样,不识字的工匠也是不行的。三是社会分工,如今还是“小农社会”,老百姓没有真正参与到社会大生产当中。

    总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