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科技树”的事情急不得,可有一件事情,必须要加急完成,那就是发行“大唐盐票”。
李煜虽然对金融学一知半解,但他也明白,发行纸币不是“发纸币”,平白无故,塞给别人一叠纸钱,然后告诉他们,以后就用这个买盐!真要这么做,一说明自己是个蠢蛋,印了一堆钱,费时费工,一点好处没捞着不说,还意味着印出来多少面额,将来就赔多少面额的东西。
二来,也没人相信啊!印出来的东西再好看,也不是名人字画,在老百姓看起来除了做糊窗户纸之外,就是擦臀、引火等之用,实在是价值不大。
所以,在“大唐盐票”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诞生时,它的发行必须存在一个合适的契机。
而在当下,就是最合适的契机了。
“金陵盐荒”年年发生,已经在老百姓心理上形成了应急机制,尤其这几天的盐价,如同先神州火箭升空、再到蛟龙潜水艇下海一样,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几乎对每个人都形成了强烈刺激。
在这个时候发行“大唐盐票”,不仅可以快速引起老百姓的关注,还能让所有人都看到,他们手中“一张纸”代表的强大国家信用。
李煜的底气,就是充足的食盐储备!
一方面,扬州方面还欠三十五万石、五千六百万公斤盐,等到运来之后,就全部存到官盐署。
另一方面,侯、袁、赵、廖、欧阳五家的商号,以一文钱三斤,到了最后甚至一文钱十斤的低价,囤积了五十万石盐!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很多金陵盐商为了发大财,在向“五大商号”买盐时,因为现金不够,就把店铺抵押给了五大商号,如今,盐价暴跌,大多数都血本无归,“五大商号”顺利地接收了他们的铺子。
盐商本质上是一种“批发商”,因为有唐一代之后,盐业就开始实施“就场专卖制”,在制盐、收盐、运盐、销盐四个环节中,国家只参与到前两个环节中,通过给盐场、商人办法“纲盐执照”,从而控制产盐环节、批发环节的税收。
经过这一次盐荒风波后,至少金陵范围之内,五大商号掌控了大部分的批发环节,除了直接面向老百姓贩卖食盐之外,还可以对货郎、酒店、茶铺、油店等商家批发盐,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