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236章 洪州改革(二)(1/5)
    打造“南唐版锦衣卫”,本质上,就是在死气沉沉的南唐官场中,释放一条凶猛的鲶鱼,不断弱化现有文官集团的力量。

    关于这一点,李煜身边的人,是深有感触的。

    仅以金陵官员为例,聚拢在李煜身边的人,大部分属于武将集团,如刘政咨、李平、卢绛、林仁肇等,至于“元老级别”的文官,如韩熙载、严续等人,虽然没有被边缘化,但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

    不过,此事需要从长计议,等到回金陵再做打算。

    一转头,李煜发现,殷崇义的脸色很不好看。

    这也难怪,矛头对准文官集团,更确切地说,是洪州官僚系统,殷崇义作为吏部尚书,肯定会过多联想。

    “殷崇义,你是否愿意调回金陵?”

    殷崇义一愣,立即回复:“臣听从陛下安排!”

    废话,谁不愿意回金陵啊,就好像同一个公司的经理,有人在四线城市,有人在北上广深,待遇完全不同啊!

    “很好,只不过调任之前,朕要你做一件事。”

    “陛下吩咐!”

    李煜微微一笑,说道:“建立一套官员考成机制。”

    殷崇义听了,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李煜这个天子不是那么好说话的,这是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啊!

    明朝张居正搞出来“考成法”之后,就成了全体官员的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成为了亡命符。

    “陛下,官员考成之事,一直都是都察院负责,臣插手进来……”

    “无妨,吏部只需要定下规矩、建立制度,保障所办之事得到监督即可,其他的,朕想办法。”

    殷崇义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吏部考成只需要“制定目标”,但执行的如何,不需要承担责任。

    从真实意图上说,李煜并不想要一个“阉割版考成法”,但条件不成熟,也就是,南唐当前不具备实施“一条鞭法”的基础,而明朝官员考成的主要内容,就是赋税。

    但吏部参与进来,考成对官员的重要性,就越发突出,一句话,不能让南唐官员过得太舒服。

    由此,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把官员们安置到哪儿?

    李煜先问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