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秘辛,众人皆知,却无人敢提,因为稍微一加联想,就能想到张平桂代表的是南唐朝廷,而柳家这是把南唐的脸踩在了脚下。
“不必,金陵到筠州太远了,劳师动众,不值得。”
金陵距离筠州远,可洪州距离筠州很近,怪不得冯延鲁能够与江右柳家勾连的如此顺畅。
一旁晾着的刘政咨,听到“江右柳家”四个字之后,就明白了李煜要干什么,只不过,心存腹诽,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跟一个土财主过不去?
“陛下,当务之急,是江北和州的战事,赵彦徽率领……”
“刘卿,看看这个。”
李煜拿起桌案上的材料,上面印着“金吾卫钧旨御用”的水印,这算是朝廷的正式文件,是要存入秘书省的库房的。
“陛下,这……”
“看完再说!”
“遵旨!”刘政咨惊出一身汗。
这一份关于江右柳家的调查资料,洋洋洒洒,万字有余,可竟然不敌全部事实的十分之一。
柳人秦,江右柳家第五世,参加过科举,也曾做过官,业已辞官回乡。
柳家祖上并非巨富商贾,而是筠州丰城知名的二混子、流氓子。
时值“黄巢之乱”,残唐五代,柳家的“创始人”柳釜通过敲竹杠、偷盗抢积累了第一桶金,但这个人很有脑子,他没有去挥霍掉,而是选择了做“善事”。
乱世之中,人如草芥,往往为了一口吃的卖儿鬻女,柳釜就在筠州开设粥场,救济灾民。
当然,这仅仅是表面文章,也是赚钱的买卖,柳釜在丰城的恶名,世人皆知,他实际上是打着做善事的幌子,要挟本地富商、地主捐钱捐物,中饱私囊。
至于他所救济的灾民,不吃他的饭还好,吃了就死!只要喝上一碗粥,就得去给柳釜做苦力,最后,活活累死。
柳釜死后,其子柳铝已经继承了很大的财富,加上赣人崇商,也学会了如何做生意,只不过,他做的生意有点损阳寿。
在继承柳釜“救济灾民”的生意基础上,柳铝将粥场这种不定期、不稳定的经营方式,改成了固定的、长效的收益方式,就是遍布江右的“慈善堂”。
天佑二年,公元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