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这老家伙说了什么?莫非……旋即,李煜有些明白了,没错,一定是韩熙载教训过诸葛兰了!
诸葛兰一向心直口快,怼天怼地,攻打寿州之前,连林仁肇、朱令赟这样的老前辈都不放在眼里。
李煜爱才心切,又是现代人“社畜思维”,本就不喜欢掖着藏着,所以对诸葛兰有些“过于宠爱”,以致于言行稍微放肆,这在官场可是大忌讳。
想必,韩熙载去了和州之后,与诸葛兰相处一段时间,对他一顿调教。
就拿眼前的事情来说,不管怎么说,结果都可能是诸葛兰没办法承受的——
赞成出兵,建立和州-褒禅山的防线,可以缓解雄州方面的压力,可这并不符合南唐的战略利益,短期利益。
反对出兵,赵匡胤二十万大军无人阻拦,贴近滁州、六合,李重进会不满,也不符合南唐利益,长期利益。
赞成或反对,没那么简单!
对此,李煜有些不满,韩熙载这横插一脚,把一头狼,调教成了一条狗。
李煜脸色不悦,说道:“是朕在问话。”
诸葛兰紧张,脸憋得通红,支支吾吾,一旁的刘政咨先开口了。
“陛下,以臣之见,李重进还没搞清形势,此举,恐怕多是为了试探,出兵之事有不少回转余地。”
好油条!
反正皇帝你老人家,也没指定“问谁的话”,刘政咨接茬也不算僭越,至于回答的内容,跟没回答一样,什么叫“回转余地”?
李煜轻叹:“刘卿,你莫非想说,出点兵,做做样子?李重进恐怕没那么容易好糊弄。”
刘政咨近一步:“陛下,臣的意思是,出不出兵,不是最要紧的问题。何时出兵、如何出兵,才是要紧的。”
“哦……你仔细说说。”
刘政咨胸有成竹、娓娓道来——
“其一,李重进猜测赵赞与我大唐有所关联,如果和州接到信件(名义上史珪是主管),立即就能组织大军布防,很显然是坐实了猜想,难免会引发李重进猜忌加重。”
“其二,赵匡胤二十万大军,一定会走滁州吗?臣看来未必,楚州、海州在当下而言,战略位置更为重要,且泗水已经攻破,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