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392章 重提划江而治(2/3)
,就是“一边恭喜,一边打脸”,身为一个官场沉浮多年的官僚,陶谷不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承认你是皇帝,不代表我认同你这个皇帝,你当了皇帝之后,再打你就不是跟后周打,而是跟大宋打。

    有区别吗?有,而且很大!

    赵匡胤不称帝的情况下,名义上还是带着“大周将领”这顶帽子,南唐与之开战,本质上就是给大周帮忙,给李重进帮忙,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一旦承认大宋是一个国家,唐宋之间的战争,就是各为其主了,将来打下了地盘,就算李重进以“李李合作”的由头提出异议,李煜也可以完全有理由驳回。

    我是从大宋手里拿来的,又不是从你大周手里拿来的!

    听徐铉这么说,陶谷反而不紧张了,冲李煜再度施礼,说道——

    “皇帝陛下,下臣这次前来,送的也不止一封国书而已。”

    李煜心头一动,陶谷语气变化,仿佛胸有成竹。

    “陶尚书,先坐吧。”

    “谢皇帝陛下。”

    坐定之后,李煜才问道:“你倒说说,出了国书,还送来什么?”

    陶谷镇定地说:“陛下所盼,无非是收复故土,可就当下局势而言,谈何容易?恕在下直言,就算大唐协助李重进,两家合力,恐怕也难以平复淮南。”

    “看来,宋主赵匡胤很是自信。”

    “皇帝英明,不会不知道我主手中兵力。”

    李煜微微点头:“朕听说赵匡胤招兵买马,极速扩军,有了五十万军队。”

    “不错,虽并非禁军精英,可总兵力也超过李重进手下,以及南唐兵力总和,这样打下去,耗上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朕有的是时间。”

    话虽这么说,李煜也承认,陶谷说的不算离谱。

    赵匡胤面临的困境很多,包括粮食补给、官僚体系、名正言顺等,唯独兵源不是问题,因为单论人口,仅后周境内就有一千两百万户,赵匡胤所控制的区域,又是人口较为集中的黄淮、淮左地区,就算打个对折、再抹零头,也有四百到五百万户,相当于南唐的人口规模了。

    从这个角度说,赵匡胤的行为,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