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424章 对吴越作战会议(九)·兵马的用途(1/3)
    李煜一通“报菜名”,刚开始,众将领只是静静听着。

    然而,听到“六州兵马”时,突然回想起,皇帝刚刚提了一句:大唐内部州府,不需要驻扎那么多军队。

    不是吧,阿煜,你来真的?

    按照《李氏南唐国史论稿》一文的资料,南唐的兵种,从李昪时期大致上划分为三种,也就是禁军(中央直属)、镇军(节度使兵)与乡军(预备役),即三军系统,与后周有点类似。

    但是,到了李璟时期,三军系统荒废了不少,能够发挥职能也打折扣,比如,降级为“国主”之后,南唐禁军主要承担的是洪州戍卫任务(四十二路兵马),又大量招募乡兵,构建了池州大营、润州大营、江宁大营。

    而且,南唐的兵种,除了步军、马军之外,也重视水军建设,李煜削番“江宁大营”之后,建立的卫圣、宣威、奉节三营属于步军,天策军属于马军,而龙翔军就是水军。

    一旦发动战争机器,兵制、兵种之间的协同,也会呈现出混乱局面,比如,禁军兵制下,“百人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每一厢就由两万五千人,设置正副都指挥使,到了厢军(组织方式)就有番号了,譬如“凌波军”的主力是水军,但是其中也包括步军、马军的协同,这种状态下的都指挥使,任命本身也很灵活,大多数会空降,比如,李从信不在掌管江宁大营,他这个“西都指挥使”就变成了“征讨吴越指挥使”,完全是个虚职。

    真正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是各个军队的统军、都虞侯、节度使等,手握实权,比如林仁肇同时指挥天雄军与凌波军,名义上,李从信的官位更高,却是个吉祥物。

    信王李景达又暗暗哆嗦了一下,好缜密的心思,大战之前,文阳郡公李从信最后一点兵权被剥夺了,真要造反也没条件了,李煜要御驾亲征,有效地避免了后院失火!

    乔虚年听了,感觉有点发虚,他担任神卫军都虞侯的职位,而神卫军是池州大营的主力,池州大营一半多是乡兵,从各地招募起来的,神卫军中也有不少二级番号,比如梢工都、杂作都、车船都等,他深知军队与地方的复杂利益关系。

    “陛下,饶州、洪州、歙州、信州、宣州,五地兵马,也要悉数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