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448章 火力不足恐惧症(1/4)
    长兴经略使邹涛,他一辈子有两个重大失误,一是低估了李景达的战斗目标,二是高估了李景达的道德底线。

    战斗目标,长兴根本就算不上一个目标,它仅仅是“灭掉吴越”这场战争的垫脚石,一个阻挡在南唐联军面前的阻碍——

    由宜兴进入吴越版图的军队,一共四支,分别是清淮军(指挥使郑彦华)、宁国军(指挥使齐象)、婺源勇(歙州防御使苏淮)、卫圣军(指挥使李景达)。

    先锋是柴克贞,前军是郑彦华,中军是李景达,后军是苏淮、齐象。

    换句话说,李璟的“皇太弟”、李煜的皇叔李景达,才是这一路的总指挥,而邹涛面对的,是一个手段与心性都无比狠辣的对手。

    正史之中,对于李景达的记载不是很多,主要是“小事两件,大事儿两件”,其中,一件小事就是李景达救过李璟的命,翌日,李璟浪催的去坐船玩儿,不知怎么了,就掉坑里了,只会狗刨儿的李景达,拼了命的将李璟救出来。另一件小事,就是关于李景达性格的描述,因为冯延巳疑似“断袖之癖”的举动,李景达差点把他砍死。

    两件大事,一件是六合之战,跟赵弘殷、赵匡胤父子俩打,一件是紫金山之战,跟周世宗郭荣打,两场仗都败了。

    结合“史书是由胜利者编写”的观点,很难不认为,正史中对李景达存在抹黑现象。

    不过,史料上也留下了蛛丝马迹,足以判断李景达在军事方面的秉性,简单的四个字——知兵好武!

    而且,李景达在行事作风上,也不像李璟那样“强调仁义”,爱讲风度,他做人做事的底线很低,譬如,在收复扬州的时候,李景达一过长江就把李璟的部署抛之脑后,直接启用了劣迹斑斑的陆孟俊,对,就是那个杀人劫财的陆孟俊,然后一举击溃韩令坤、收复泰州。

    道德底线——啥叫道德?啥叫底线?

    邹涛如果提前知道,前来攻打长兴的总指挥,就是李景达,或许,他会改变一下策略……只不过,太晚了。

    腊月初八,卯时一刻。

    几乎就在“浒口关伏击战”打响的同时,三万大军全部越过了麒麟山,与此同时,太湖上的“佯攻部队”也偃旗息鼓,天地之间,陷入了短暂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