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时间点选的好。唐军是在“腊八节”发动进攻的,依照吴越风俗,尤其是这个“东南佛国”尤为重视腊八节,境内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沉浸在节气的氛围中。
其二,进攻速度太快。秉承着“一切偶然事件的背后都是蓄谋已久”的原则,从李煜召开作战会议,在经过漫长、复杂的战争准备,以及“灭国级别”的军队、粮草、物资调动之后,战争行为本身,反而是比较轻松的环节。别看“阳山之战”打的惨烈,要是和后勤部队运输沉重的攻城器械相比,反而轻松多了。所以,五天之内,长兴、苏州、吴江三个关键位置,全部沦陷,情报还没来得及送出去。
其三,吴越国采取的“王国-藩镇”体系,导致“中央-地方”官僚体系存在一定的隔阂,影响了情报传送的效率,以及真实性、准确性。譬如,一开始钱文奉就向钱俶汇报,说唐军在长洲、太湖展开了军事行动,又担心“钱塘势力”(钱俶中央势力)过度干涉苏州方面,所以没有说清楚是“侵略”,以致于被理解为常规的边境骚扰。
如果,将以上三个原因归纳成一个,那就是,吴越的地盘,真心不大——
所谓“一军十三州”,其实就是大半个浙江、小半个福建,又,全国50的人口集中在“环太湖”圈、与越杭地区,这一块地区有多大呢?大约两万六千平方公里。
说的再形象一点,一匹快马,每天跑80公里,从虞山港跑到杭州,大概3天。
嗯,越看越像韩国的情况。
当年,李璟也是脑子抽了,灭闽国的时候,吴越插一杠子进来,最好的选择就是“以空间换时间”,放弃在福建山区打游击的做法,转而从常润地区调遣兵力,威胁中吴地区。
因为,整个中吴地区,根本就谈不上“战略纵深”!实在不行,就以宜兴为据点,好好经营太湖平原,与“撩浅军”争地盘,给钱俶脑袋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腊月十三,“观音岭之战”的消息,如同晴空霹雳,震动了杭州大元帅府!
这个消息,是钱弘亿亲自送来的,他一路跌跌撞撞,帽子歪了、衣袍松了、鞋子掉了,都全然不顾,等不及侍卫通报,一头扎进了天宠府(住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