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城内,腊月廿三,江南小年。
年味儿渐浓,热闹儿渐起。
当下来说,能够做南唐的老百姓,绝对是幸运的,因为战火没有蔓延在本土,尽管苏州、常熟、江阴等周边,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却并未波及到常州。
战争近在咫尺,战争也远在天边!
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常州府衙,确切地说,应该是“紧张+忙碌”的氛围,随着吴越方面大举调动兵力,战前奏表如同雪片一样,飘向常州。
运河及沿途之上,老百姓时不时就会看到飞驰的游艇、飞奔的马匹,探讨“吴越何时覆灭”与“吴越是否覆灭”已经成为常州老百姓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每次忙到焦头烂额,李煜就十分想念“金陵工作班子”,韩熙载、潘慎修、李平、潘佑等人,以及三省六部、三司三衙、九寺及十三台的官员们,他深刻理解了电视剧里的一个镜头——
皇帝要干一件事儿,文武百官以罢官做威胁,皇帝就撤了。
当时还想着,罢官就罢官,少了几个臭鸡蛋,还不做槽子糕?置身其中,才发现果然不行啊!
一些网络小说,喜欢写“裁员裁到大动脉”的情节,看似荒诞,实则存在合理的逻辑,朝廷与企业差不多,真要把一些骨干给赶跑了,朝廷还真就玩不转。
当然,这种情况不包括“大明版本”,洪武大帝与嘉靖君父就提供了两个不一样的版本,一个凭一己之力、发扬劳模精神,把宰相都给辞了!另一个,也是凭借一己之力、发扬无畏精神,搞得内阁人都跑光了。
陈乔、徐铉都建议,从金陵调人过来,减轻皇帝工作量,李煜拒绝了。
“朕出金陵一事,必须严格保密,至少要隐瞒到诸葛兰、黄损、毛镗等人,顺利从江北撤回。”
“可是,陛下就不上朝,也不接待官员,时日一长,也会引起怀疑。”
李煜戏谑一笑,说道:“朕隐居深宫,借口是现成的,皇后产子,贵妃、婕妤待产,皇太后身体不好,对了,朕的名声,本来也不怎么好。”
徐、陈两人低头,皇帝自己骂自己,臣子可别表态。
事实如此,李后主、李六郎、李从嘉……无论哪个身份,不上朝、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