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 第653章 谁来做“恶人”?(2/3)
“给国家节省了大量购买专利技术的外汇。”

    “没说的,这样的特殊贡献,那就必须重奖。”

    “在楚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奖三万的,奖一万的,不少。至于奖几千的,那就太常见了。几乎每个企业都有。”

    “另外,在庆华科技发展总公司,我以前那个工业自动化系统项目小组的组员,我离开之后,他又把那个系统做了大改进,效率提高好几倍。去年,庆华科技公司的老总,也就是我的老师赵远方,一口气奖了他十万元。”

    说到这里,刘弘毅嘴角一扯,露出一丝笑容。

    “赵老师有钱任性。”

    “不是,书记,你才是这个项目的开创者吧?你才奖了一万,还是十几个人一起平分了,这对你太不公平了啊?”

    李明立马嚷嚷起来,大为不满。

    其他人便连声附和,一个个“义愤填膺”的,觉得这指定不是“亲老师”。

    刘弘毅笑道:“没办法,赵老师去年一口气发了五百万的奖金出去,他自己,一个子儿没捞着,每个月还拿两百多的死工资,每次去了北都,都是让我请他吃饭。”

    众人哄堂大笑,但对赵远方的个人操守,还是很佩服的。

    这师徒俩还真是一脉相承。

    刘弘毅在壮安,威望那么高,把壮安发展得那么好,也从来都没有占过公家一分钱便宜。

    刘弘毅笑了一阵,说道:“同志们,这就要聊到今天开会的第二个议题了。就是咱们现在很多干部职工集资搞企业,还有很多单位搞了那个劳动服务公司。”

    “这个情况,省委邰书记和韩省长都有明确指示……”

    众人顿时都竖起了耳朵。

    港真,这个问题也和在座的大多数人息息相关。

    因为他们都集资了。

    壮安是穷县,真正能拿出钱来集资搞企业的,大部分都是干部和双职工夫妇,工作多年,省吃俭用的,从牙缝里省出来一点积蓄。

    至于民间,绝大部分普通居民和农村社员,刘弘毅到任之前,能吃饱饭就算很不错了,哪来的余钱剩米搞集资?

    “邰书记和韩省长的指示非常明确,就是不允许搞。”

    刘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