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克英同志还有自牧同志都商量了,本来的打算是让你去兴南区。这样一来,你,弘毅,还有武山的农安民,你们三个的辖区就连在了一起。”
“自牧同志有个想法,以前就跟我聊过,他想要借助壮安的崛起,带动整个宁州的大发展。宁壮公路今年六月份就可以通车,正好把兴南,武山和壮安连在一起。你们三个,都是年轻有为的青年干部,有干劲有活力,可以很好地把宁州的西北地区带动起来。”
嗯,农安民是方自牧的秘书出身,方为均则是邰正阳的秘书,刘弘毅不用说了,他是三位省级大佬都最看重的人才。
这样三个人,“连成一条线”,整个宁州西北地区,确实会迎来大发展。
至少在省级层面,他们会得到强力支持。
但为什么邰正阳要说“本来打算让你去兴南区”呢?
难道这事最终没谈成?
“是这样的,方自牧同志基本上赞同我这个安排,但他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建议,就是把你和弘毅换一下……”
“啊?”
这下,不但方为均很吃惊,就算是刘弘毅也意想不到。
换一下是什么意思?
邰正阳笑着说道:“呵呵,就是这个意思。为均你去壮安,弘毅调兴南。”
刘弘毅禁不住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看着邰正阳。
他去壮安,满打满算就是一年,为什么这么着急调整?
邰正阳说道:“弘毅,你也不要挠头,我认为,方自牧同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他认为啊,壮安的基础已经打下来了,为均你去壮安之后,不要急着做什么大的调整,就按照弘毅那个思路去搞。把他搞起来的那些企业,还有那些利民措施,一一落实到位,用不了几年,壮安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方为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书记,我,这,我这个桃子,是不是摘得太大了?”
去壮安,那敢情好啊。
刘弘毅一年时间,打下那么扎实的基础,企业两百多家,还有两个超大企业火电厂和铝业厂正在建设,那可是整整五千万的投资。
两年之后,火电厂和铝业公司正式发电和投产,那是多么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