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 > 第232章 后金帝师(2/3)
说,努尔哈赤的文化水平是在辽东当李成梁“干儿子”时候学的,所以李成梁是“清高祖”。

    实际上面前的这位老者,或许才是努尔哈赤文化水平的奠基人。

    龚正陆“年少客于辽东,被抢在其处”。但关于这个人的历史大部分已经消亡,所以也就没人知道他被谁抢走的,但是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上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嘉靖末年这个人就到了辽东女真部落,在此后的三十余年里他都在这里充当文学外郎,在这里他不仅仅教导了褚英,皇太极等诸多位努尔哈赤的贝勒,满洲贵族的子嗣。而在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身份,这也让这个籍籍无名的人,更是在数场后金崛起的关键之战中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将领出征,还是县令知府治理一方,依靠自己的力量往往总是不够的,但是手底下的人自己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他们就迫切的需要一群绝对忠于自己的亲信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事情,有市场就会有需求。渐渐的很多穷秀才,没钱的读书人……都投入到这一行业里,从幕僚开始逐渐演化,渐渐的开始形成了明清时期私人助手——师爷。

    师爷这一真正的称谓就是形成于明朝末年,并且伴随着这一职业的兴起,还清王朝形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绍兴师爷帮。绍兴师爷一度成为全国官吏出仕的首选。而科举落榜的浙江人,也是凭借着让他们独特的政治才能,开始另辟蹊径的在中国历史上逐渐展露出头脚。

    或许同样为绍兴人的龚正陆是就是清代绍兴师爷的开端吧!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在这一年攻打尼堪外兰,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大破九部联军,从此有了在建州称王称霸的资本;万历二十三年,朝鲜和建州之间进行边务交涉……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名声不显的龚正陆的身影。

    “大汗……怎么冷的天……如今我……怕是不行了……有些话……”

    龚正陆倚靠在棉被上,每说出两句话就不停的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自从万历二十八年后,这位老者便彻底的消失在了满洲的历史,时过境迁,如今努尔哈赤也是有已经近二十年没有在见到自己的这位授业恩师了。看着躺在那里那副衰老模样,努尔哈赤也是忍不住的朝着炕里面挪了挪,紧紧的握着自己的这位恩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