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与卢大哥这样劝阻,估计皇上回京后,可能要杀一批人,兵部基本上是全斩。不过当年的兵部真有些混账,皇上都敲景阳钟了,这是朝廷最危急时刻,每个人都要表现平时高喊的忠君爱国之心,与城同亡不惜。
勤勤父亲手里又没兵权,兵部工作一免职,肯定是家道没落咯。何道方在老家这时可是呼风唤雨之人,自然就不再鸟勤勤父亲了。加上勤勤长得漂亮,自然就垂涎其美色,这一点是男人都会,越是男人越会。还加上当年勤勤肯定缺乏自信,自己家里都容不下,换谁都气馁,垂头丧气,毫无主见咯。更加上那信中的‘家人’两字,岂不是送肉入狼嘴,第二晚便迫不及待地将人家收了。
到老家那年,勤勤应该三十六岁左右了。
云云说是的,三十六岁。
维维说,公子,你平时的那些神仙一样的判断都是这样推理出来的?
陈镝笑了笑点头肯定。
维维说,那公子说说是怎样推理的。
勤勤与佳佳、宣宣同一天出宫。宣宣她们出宫三年半。勤勤家闹成那样,勤勤至少在京城家里呆了一年半截的,勤勤应该今年三十八岁,也就是说是两年前回到老家的。勤勤在老家生活时间两年左右。从云云对她的安排看,勤勤回京城不超过一个月。留在京城,肯定是勤勤有落魄之象,云云念旧情,想让勤勤将形象与心情养得正常后再安排,否则勤勤肯定已经让云云安排什么事在做。
云云就笑维维,公子如此精明慎密,当年维维只要对公子有一点丁点儿明确的吐露,公子不早就把维维收了。
维维叹了口气说,当年哪里有机会咯。在古寨时,那时还小,公子也只有路过时偶尔进一下鞋厂,跟爸爸妈妈打声招呼就走了。当年有一件事做得太好了,就是每次把公子的靴子都做好提前让人送过去。其实当年不应该提前送,让公子要换靴子了,自己带群姐她们来厂里拿靴子,就有机会。那时蠢,每个季节都是提前做好,生怕公子没靴子穿。
呵呵,因此做事还是要讲究策略的。当年真没想到是维维帮我准备的。每次淼儿给我新靴子,我都要感叹一番靳叔一双好毒眼、一副好手艺。根本没想到是维维帮我做的。不过维维不亏咯,等了些年,能成为大明长远公主真是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