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义反问道:“如果我看中了某些企业,你们国资的股份卖吗?”
祝文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孙董这话是什么意思?要买我们国资手中那些企业的股份?”
这是觉得国资控股,不放心?
确实很多外商跟国资合作的时候,都不喜欢国资控股,因为国资的掌舵人变化太快,企业的管理层频繁变动,对企业经营可不是好事。
还有就是国资企业中有不少的职位在外企看来属于冗余,比如支部书记什么的,那些外资只追求利益。
“如果孙董真的看好了一些企业,那么可以卖给你部分股权。”祝文渊咬着牙说道。
大不了从国资控股,变成国资参股,只要能对企业发展有利,能够拉来更多的投资,这些他都可以让步。
反正企业发展的好,一样要交税,一样要分红,国资并不亏。
孙政义看着祝文渊:“祝市长,我说的不是买你们国资的部分股份,而是要你们国资退出。”
祝文渊脸色大变:“让国资退出?!”
他是希望孙政义投资市里的一些企业,甚至愿意让国资控股变成参股,哪怕是掌舵人的位置,他咬咬牙也能让。
可孙政义的胃口比他想象中的更大,不是要部分股权,而是要吞掉他们国资的所有股权!
那企业性质可就彻底不同了,从国资控股企业,直接变成民营与外商合资企业,市里也彻底失去对这些企业的掌控力。
这在百姓看来,就是将国企卖掉!
早个十几年,企业大规模改制的时候,这类情况很常见,可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整个南河已经好几年没有国企变卖,他可不敢开这个口子。
“孙董,我们可以让出控股权,只要参股即可。企业的经营权,也按照股份制企业的规矩来,股东大会说了算。比如孙董是大股东,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交给你指派的人来负责。”
“但让我们完全退出,这个我无法答应。”
孙政义老神在在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祝文渊求助似的看向张恪清,希望张恪清能帮忙想想办法。
肯定是刚才他们的态度得罪了孙政义,所以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