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被逼二嫁,亡夫归来说不许 > 第二百七十四章:参他一本(3/3)

    哪怕有一点点栽赃的可能性,他都不愿意冤枉一个好人。

    "不知是何证据,可否让我查看一下?"

    张良颔首:

    "当然。"

    说话间便将信递给他。

    景大人一字一句地认真看下来,越看神情越严肃。

    眉头已经拧的能夹死一只苍蝇了。

    "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四皇子若真是与那礼部尚书勾结,简直就是罔顾朝廷法律,不司皇室之责,草菅人命,吸民脂,刮民膏!老夫定要揭穿他的真面目!"

    若说刚刚只是惊诧,此时景大人已然是火冒三丈了。

    百姓民不聊生之际,堂堂一介皇子,竟能如此自私自利,置苍生百姓于不顾,真可谓令人大开眼界!

    "景大人莫急,单凭这一封信,难以举证张知玉以上罪名。"

    景大人却是冷静了下来。

    "八殿下放心好了,老臣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如果四皇子真的有半分参与到裕民粮行的可能性,都务必要圣上明鉴!"

    "礼部尚书的所作所为,也必须让圣上知晓!"

    "老臣不愿冤枉一个好人,但也决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张良拱手:"多谢景大人。"

    景大人摇了摇头。

    "八殿下,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谋福本就是老臣一干人等的职责,可不像那些失了心肝的人,整日里净做些丧尽天良之事!"

    失了心肝的人,指的自然是礼部尚书高友哲。

    这证据分为两份。

    一份,是一张燕州城的地契,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何镇何地,于何年何月何日转给京城人氏高友哲,用于开办裕民粮行。

    另一份,是八皇子的手书。

    上面的字迹,景大人自然认得。

    至于内容嘛。

    约高友哲等人,在京城某处花楼,商议粮食存储。

    翌日,早朝。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站满了身着各色朝服的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