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浅笑盈盈,对汪氏和文鸢的态度十分和煦,令人如沐春风。
"没想到小鸢儿都这么大了,长得更高了,也更漂亮了,身形气质比以往端庄多了。"
"多谢娘娘谬赞。"
汪氏恭敬的向贤妃说道:"这是从雁门关带回来的一些特产,给娘娘尝个鲜。"
跟在汪氏身后的宫女递上一些盒子,贤妃笑着让人接过。
"这次回京,夫人和小鸢儿是不是就不走了?"
"雁门关雪大,条件也不好,鸢儿已是文家独苗,还是早早留在京中,选个好夫婿才是。"
汪氏抬头,依旧维持着笑容,对贤妃的提议似乎很赞同,她点了点头道:"娘娘说的极是,这次回来,也是要给小女挑选夫婿的。"
听到汪氏的回答,贤妃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一些,忙道:"原是这样,那本宫可得帮小鸢儿多留意留意京中的好儿郎了。"
"多谢娘娘好意,侯爷也是这样想的,我文家就这一只独苗,怎么也不能委屈了。所以侯爷想着,用多年积攒的军功为小女换一个招赘的机会。"
此话一出,贤妃脸上的笑意淡了三分,看着文鸢的眼神也没有那么和煦了。
文鸢悄悄的勾起嘴角,看向贤妃道:"父亲说,这么些年,文家为了秦国上下出生入死,陛下怜爱百姓也尊重将士们,所以才敢大著胆子向陛下提要求的。"
这话更是扎了贤妃一刀。
但好在她此前就做好了准备,所以现在听到这样刺耳的消息,也能镇定下来。
再次换上一副温和的面容,对文鸢道:"那就好,陛下一向爱民如子,武定侯又是秦国的大功臣,或许武定侯的提议,陛下会答允吧。"
"多谢娘娘吉言。"
汪氏和文鸢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向贤妃行了一礼。
事到如今,贤妃也没有再留下汪氏和文鸢的心思了,又同这母女两人说了说话,就让二人离去。
带汪氏和文鸢走出未央宫的大门,贤妃这才皱着眉头坐在椅子上念道:"好一招釜底抽薪。"
当年趁著皇后病重,贤妃好不容易从梅妃和蓉儿的手中抢下了教养文家小姐的差事。
一是想着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