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混日子 > 第143章 计划(2/4)

    而且这还是算上越南仆从军的情况下,众人内心还是对他们抱有疑虑的,毕竟这群人也算是被打败后才加入的,不是自己主动加入的,一旦张定陷入劣势,搞不好这群人会背叛。

    没人敢把自己的后背放心的交给他们。

    “哈哈,就算是5倍于咱们又怎样?我照样有信心打败他们,更别说是只比咱们多一万人,那咱还不是手拿把掐,教他们做人?”李大一拍肚子,哈哈笑道。

    张定瞟了他一眼,:“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李大不笑了,虽然他不知道少爷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少爷是不想看见他笑的这么早。

    “诚如李大所说,2万打三万,优势在我。咱们有四胜。”张定竖起四根手指,这是他学的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他当时看的时候印象很深。

    [(1)度胜

    荀彧认为“袁绍外宽内忌,猜忌多疑;曹操明达不拘,唯才所宜”,因此在气度方面超过了袁绍。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魏书 荀彧传》

    (2)谋胜

    荀彧认为“袁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曹操能断大事,应变无方”,因此在谋略方面胜过袁绍。

    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魏书 荀彧传》

    (3)武胜

    荀彧认为“袁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曹操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因此“士卒虽寡,皆争致死”,在武力方面也胜过袁绍。

    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魏书 荀彧传》

    (4)德胜

    荀彧认为袁绍沽名钓誉,曹操以至仁待人,因此“寡能好问者”多归袁绍,而“忠正效实之士”则投奔曹操。

    (袁)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曹)公以至仁待人……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魏书 荀彧传》]

    众人不明所以,看了过来,[古有荀彧四胜,今有我四胜,真是时也命也?]张定不禁飘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