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不可能,人家这次来可是要灭唐的,劳师动众而来,又不是来给大唐送温暖的,怎么可能不拿东西走人,还白给东西,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弱势的一方,不但不用赔偿,还白给,这又不是大雄用了如果电话亭的世界。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元首恐怕在啤酒罐喝的再多也无济于事。
有史学家推测,当时李世民几乎是搬空了长安的府库,颉力可汗才同意双方握手言和。李世民也没有接受突厥的马和羊,只是让其放回俘虏。
很简单,比起财物,更不能让李世民接受的是威望受损。他本来就得位不正,他干死了自己的兄弟,逼着自己的老爹,这才当上了皇帝,圆了自己的大唐梦。
而声誉的重要性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毋庸置疑,现代社会这么开放,但是出轨被双跪的尚且不少,更何况把“父为子纲”奉为圭臬的古人呢?
毫不客气的说,这本来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只是他上去了,成功了,很多事情为尊者讳罢了。
更何况史书上简简单单的一句“搬空府库”,天知道是什么情况。北宋灭亡的时候,东京城内所有的财富,美人都被金朝攫取,利益受损的老百姓会怎么看他?
当然,这部分人在史官眼里不算人,他们没有任何话语权。
刚登基两个月又和突厥签订城下之盟,对他的威望影响很大,也被他视为一生的耻辱,幸好此时可以争皇位的兄弟早就被他送去投胎了,自己的爹也被自己架空了,位置还比较稳妥,可以猥琐发育。
李世民带六个人和突厥二十万大军签订盟约,送走敌人的唐太宗自觉奇耻大辱,天天想着怎么报仇雪恨,四年后就把突厥灭了。
颉力可汗本想诈降,李世民同意了,并派出使者到了突厥大营。结果李靖“抗旨”突袭突厥大营,并将颉力可汗生擒活捉。
事后,李世民将“抗旨”的李靖册封为“尚书右仆射”,虽无宰相之名,但却跟唐朝贞观年间确立的参知政事、参议得失一样,行的都是宰相之权,名副其实的实权官职。
一时的耻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沉不住气,处事不够冷静。李世民不逞一时之勇,韬光养晦,壮大自己,找准机会,一击毙命,这才使他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