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对母子之间最为深刻、也最为真挚的情谊了。
不过这份默契轮到现在的李承泽的话,那就是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接受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即便原主失败以后,淑贵妃及其母家又如何能躲过新帝的清算?
退一步讲,即使侥幸躲过一劫,也注定会被驱逐出京都的政治中心,被无限的边缘化,
此后也要一直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活着,生怕一不留神就碍了皇帝的眼,再次招来灭顶之灾。
既然想要在京都这个政治中心站稳脚跟,又怎么能什么事都不做?
可反观李承泽成功上位的话,又怎么会待见这么一个在自己夺嫡的时候,未曾提供丝毫助力的外家?
到那时,即便大权在握,他恐怕也只会将母家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甚至因其在关键时刻的疏离而心生嫌隙。
风险与收益本就是一体两面。
若不想承担风险,大可选择偏安一隅,平静度日,何必送女儿进宫。
既然身在京都的权力旋涡,女儿不仅被送入皇宫为妃,还成功诞下皇子,成为皇权争夺的一部分,又何必在关键时刻刻意疏远,试图置身事外?
没有付出,哪里来的回报?
权力的游戏容不下犹豫和退缩,一旦选择了退让,便意味着放弃了主动权,而失去主动权的一方,注定会被浪潮吞没。
党争的残酷就是从不给予软弱者喘息的机会,也绝不怜悯那些企图明哲保身的人。
在朝堂之上,党派林立本是常态,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彼此博弈以谋求利益最大化。
然而一旦涉及到夺嫡之争,这种复杂的格局便会瞬间简化。
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保持中立,每一个人都需要明确自己的站队。
支持哪位皇子,意味着押注于怎样的未来。
一个家族可以观望一时,却不能一直观望。
因为任何模糊的态度或观望的行为,都会成为各方打击的目标。
朝堂上的游戏规则就是如此冷酷无情——要么坚定立场,全力一搏;要么被浪潮吞没,沦为棋盘上的弃子。
而这,正是权力争斗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