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将这些火药,用在攻城掠地、拓展疆土上面。
庆帝自以为制作火药的事情进行得极为隐秘,实际上李承泽从头到尾看的是一清二楚。
不仅如此,李承泽甚至还悄无声息地在其中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近来,李承泽与庆帝之间的博弈已经愈演愈烈,已然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庆帝一连处置了十几位李承泽阵营的人,甚至还在朝堂之上当众斥责李承泽“品行不端”“御下无方”。
对于一位皇子而言,这样的指责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因为“品行不端”不仅是一种个人道德的否定,更是对其作为储君资格的全面质疑。
这四个字如同利刃,直刺李承泽的政治根基,令他在朝野内外颜面尽失。
更别说,后面还跟了一个“御下无方”,简直是进一步削弱了他在朝中的威信。
毕竟一个连身边人都管束不住的皇子,又如何能担得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李承泽当面俯首认错,结果过了不到两三日,定州大乱的消息就传到了京都。
叶家在定州经营了几十年,早就将这里打造成了自家的大本营。
在这片土地上,叶家的影响力根深蒂固,简直就是一个土皇帝般的存在。
无论何人至此,都不得不对叶家言听计从,其权威之重,几乎到了说一不二的地步。
甚至可以说,即便庆帝亲临定州,也未必能比叶家更具号召力。
在定州,叶家的话语权远超皇权的威慑力,这便是事实。
因此,当定州传来消息,称叶家心怀不臣之举,暗中打造兵器、囤积粮草、招兵买马,意图谋逆时,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怀疑。
众臣纷纷上奏,恳请庆帝立即派兵镇压,将这场叛乱扼杀在摇篮里。
庆帝有苦说不出。
因为叶家现在的动作,全都是奉了他的命令,目的就是等他去大东山的时候,平复京都即将到来的叛乱。
如果此时顺应百官请求出兵讨伐叶家,那么将来谁又能替他平定京都的动乱?
可是,他的计划又岂能公之于众?这不仅关乎朝廷颜面,更牵涉到整个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