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算账导致家道中落,
仵作的手艺也失传了不少,
后人为了生存,无奈充当起了——捡骨人,
要说这捡骨人啊,并不算是一个正经行当,顶多算是个人人瞧不上的偏门。
因为古代的时候,兵荒马乱、世道不好,死个把人是常有的事儿,
尤其是到了冬天!
可不是现在所谓的冰雪大世界,世界游乐场,
基本上是一个——死人的季节,
因为古代野外没有多少可以吃的东西,
加上温度又低,人们保暖条件特别差!
所以一过冬天,十个人里面总有一两个人度过不这个坎儿,
不夸张的说:其中一半儿都是冻死的!
可能有人问了,
真的假的啊?
古代山林树木不是很多吗?要说饿死有可能,但是冻死肯定不会吧!
列位
我没给大家编瞎话!
古代树木虽然多,但是别忘了,古代是封建社会,皇帝一封就把整座山都封出去了,
导致山林多数都是有主家的,
哪能允许人随便上山砍柴?
为嘛古代有樵夫这种专门上山砍柴、下山卖的职业?
就是因为柴火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只有到特别远的没主的深山老林里才能砍柴,
没有门路的只能买别人的,和现在买煤炭买天然气一个道理。
古人都讲活着可以漂泊四方,但是死后一定要落叶归根,
所以捡骨人这个职业说白了就是按照主家的委托,
把主家亲人的尸首的骨头找到!并且拼接好后入土或者运输到特定地方埋葬。
虽然这个行业在古代还算热门,
毕竟死人多嘛,
但是从本身来讲是赚不了什么大钱的,
毕竟有钱人家的亲人怎么会冻死饿死在野外呢?
多数雇主,都还是家境贫寒的,拿一点点报酬让人帮忙而已。
所以当时的整个老胡家过的很是困难,除了捞骨头也捎带干起了捞尸、看管义庄的活计,虽然勉强能够糊口,但是好在家族也没有被冻死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