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 > 第133章 文武制衡(2/5)
,“又不是让你们左右、干涉朝政,她们回去一说就行。就说勋贵子弟多有骄纵,担心败坏门风这些。就说言传身教重要,只是好多勋贵在外镇守教不了子嗣后代,得让朝廷帮忙。”

    开国公常遇春这一支到了第八代常玄振才续封怀远侯,也是在应天府留守。

    以后就越来越夸张了,历史上的大明皇帝谥号字数不少,朱允炆给老朱的谥号十五个字,朱棣增加到十九个字。到了清代,将美言懿语各种堆积以至于达到二十五个字,那也不算什么了。

    一想到此前朝廷颁发的勋贵将校承袭制度,徐增寿也明白太孙殿下要简单考察一下武勋子弟了。

    意思就是他也是虚岁九岁了,希望朱允熥能够允许他回凤阳。不是一个人回去,而是跟着皇叔们一起回去。

    以后得定下一些规矩,臣子的谥号等需要定好规矩,免得有人乱来。

    朱允熥笑着摇头,“我就爱乱想,说起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

    徐妙锦也松了口气,徐家上下也都松了口气。太孙殿下面无表情的样子会给人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现在还是在祭拜中山王徐达的时刻。

    看着徐妙锦,朱允熥笑着问道,“春日和暖,可有想要去的地方?”

    安庆公主就问道,“不是有勋贵子弟入宫侍卫、陪读吗?”

    “我两个姐姐也有长进,东宫现在也没乱七八糟的事情。”朱允熥信心满满的说道,“小姑只要踏踏实实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不用管我们。”

    徐辉祖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只是起了小名,以期子嗣得以护佑。”

    韩国公李善长被诛杀,卫国公邓愈的儿子卷入胡惟庸案被杀爵位被废。曹国公李景隆被朱棣褫夺爵位,到了五世孙才袭临淮侯。宋国公冯胜那边,自然也是没有爵位传承。

    朱允熥就看着徐膺绪,说道,“听到了吧?春日踏青就去紫金山,你和颍国公世子准备好。”

    朱允熥赐名,徐家人自然开心,改名的事情也不是第一回了。徐辉祖就因为朱允熥的原因改了名,他的儿子也跟着得到改名,都很正常。

    军机处、内阁等也确实可以考虑,朱允熥当然想要大权在握,可是他更清楚一个过度集中的皇权很有可能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