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不起十六叔的供用。真要是到了以后,怕是负担更重。”
“二十来个亲王,用不着几年的功夫朝廷马上就是数百个郡王,到时候就不只是上千个镇国将军了!”朱允熥直接说道,“祖父,到时候一百万石禄米,还够用吗?”
“咱们先不说六世孙之后,那些奉国中尉到底是远是近。”朱允熥据理力争,毫不退让的说道,“就说这些年,我们宗室现在多少人了?现在都过百人了,每年的供用、禄米就要过五十万石!”
“两汉时宗室有大用,隋唐两宋宗室也能制衡朝堂。”朱允熥就说道,“亲王、藩王肯定不行,但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这些,说不定能帮上些忙。再者说了,六世孙以后都可以自谋生路,也不该其他宗室不准做事。”
朱允熥坚决不认账,说道,“我二哥忧国忧民,怎么说的好像是我在害他一样!”
看到老朱沉默不语,朱允熥也说道,“再说了,现在朝廷不只是给粮食,还要给宝钞。以后要是粮食不够,折成宝钞,咱们宗室可就惨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孙子、孙女到底有多少,老朱现在也没数。孙女可以不提,孙子们就好记多了,从名字的字辈就可以知道是哪家的孩子、是哪一辈的。
朱允熥继续说道,“就是以现在宝钞这样的用处,用不着多少年和废纸无异。到时候宗室怎么办,朝廷乱发宝钞,宗室拿着也没了用处。”
一想到六世孙之后要再次回到民籍,老朱就有些郁闷,可是也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眼看着就是大明朝就要有上百个郡王了,这还只是按照一个藩王只有五个儿子的基础上。真要是碰到能生的,十几个也不是什么奢望。
老朱拿着朱允熥此前递上来的奏章看着,忽然愣住了,因为署名是朱允炆!
指着朱允熥,老朱那叫一个咬牙切齿,“你不只是对子孙后代狠,你对允炆才是真狠!伱是恨不得全天下的朱家人都骂他对吧?”
老朱白了一眼朱允熥,赌气的说道,“难道对他们还能有好处不成?一年两百石米,再怎么说也能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没了这两百石供用,他们就得自谋生路了。没了奉国中尉的爵位,他们以后婚嫁丧娶朝廷也不管了!”
女儿暂且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