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将自己的‘独门绝技’藏着,带到棺材里也不愿意传授。
朱允熥也没隐瞒,直接说道,“此前遣太学学子分赴各地州府督导兴修水利,如今不少学子也算是有些功劳。都说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这才是应有之道。你们说说吧,表现优异的学子该如何赏?”
任亨泰等人自然也没有意见,他们也都知道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好事。只是想要做到这些,还是需要朝廷的力量,要不然很难组织起来更多的人手、找到更多的资料。
虽然看在朱允熥的面子上没人敢刁难她,但是如果是在一些公侯人家,说不定有些人还真的可以给她一些气受。
看了看自家二姐,朱允熥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好!不愧是我亲姐!”
朱允熥微微点头,按理来说朱有薇是不用担心那么多,她好歹也是郡主、是先太子的三女。可是谁都知道她是庶出,生母还是不受宠的侍妾,这地位就有些难说了。
朱有龄想了想才说道,“可有合适的勋贵人家要我下嫁?”
任亨泰稍微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殿下英明!”
朱允熥只能感慨着说道,“当初就不该让小姑住在东宫!”
开朗不少的朱有龄就打趣说道,“那可说不准,假如你忙着在捣粪呢!”
傅有文则提出自己的想法,“翟侍郎,此次太学学子兴修水利,各司衙门也遣员随行,一应考评也都送了回来。我以为待诸多学子皆回返再封赏是不差,只是若是在他们回京之日就得到朝廷封赏,肯定更是感激朝廷。”
小姑在东宫的这两年还是帮了不少忙,要不然朱有容和朱有龄没本事管好东宫。虽然她们现在也算不上持家有道,但是比起两年前只知道诗书字画、毫无主见,那也是有些进步。
再说了,亲弟弟是皇太孙、感情又好,朱有容和朱有龄也不用担心嫁出去了受欺负。
“还真是要我管,这事我不管谁来管?”朱允熥笑着说道,“爹娘不在了,祖父也不管你们的婚事,那个太子妃想管也不会让她管。你说说吧,到底谁能管你的婚事?”
朱允熥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故意恐吓,“二姐,你这话要是祖父听着了,他肯定要说你!我那是忙着农事,我大明以农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