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的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这里是天子曾经乘船的码头,而且还是因为极其重要的事情才乘船,所以才会赐与这样极其特殊的名字。
皇太孙肯定没有去过海津镇,但是这么直白的称呼为‘天津卫’,那几乎就是不掩饰自己的心思和想法。
可是另一方面蓝玉、徐辉祖乃至李景隆等人也都是眼前一亮,他们都知道这位皇太孙自负武艺高强,据称善骑射、枪法超群。
不过他们也同样清楚,这位皇储实际上根本不会带兵打仗。
而现在在海津镇筑城设卫,这可以说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事情。
尤其是很多勋贵都知道朱允熥对漠北一直都是充满着提防,也有一些勋贵知道朝廷说不定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就要朝着高丽用兵。
现在在海津镇筑城设卫,很明显这就是在为以后的一系列大战做准备。再多想一点,在海津镇设卫,那也是对燕王、齐王、辽王等人的一种震慑。
原因非常简单,海津镇一旦成为了天津卫,那必然是军事重镇。
手底下的这些人到底在想些什么,朱允熥不在乎,他也不怕起了这么个名字就被弹劾等等。
实在不行,把锅扔给老朱就行,朱允熥就是个传声筒。
很多的事情现在就要开始做好准备,不是为了削藩,而是为了自己以后的一系列规划。
朱允熥对于一些事情也是早就做了准备,不管是船厂或者是培养船匠,或者是让常森等人在福建、广东募集大量的有着出海经验的船工等等。
这一切也都是在为以后的出航做准备,拓展海洋文明,这可是朱允熥计划当中的重要一环,甚至是远超对高丽、安南等地的垂涎三尺。
视察完船厂之后,朱允熥就准备回宫了。
常升鬼鬼祟祟的凑上前,小声问道,“殿下,在船厂里人多眼杂,有些事怕是瞒不住。”
朱允熥大概明白常升的担心,笑着说道,“不用担心这些事情,就是我不提,祖父也会提。有那些心思瞎琢磨,还不如想想怎么给三大营练好,怎么给我找出来合适的水师总兵官。”
京军可能在神机营之外还要再增加两个特殊的营,现在也有一些勋贵知道了这些消息,据说是皇太孙授意凉国公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