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名正言顺朱允熥朱元璋 > 第三百一十九章 预防(4/6)
表明态度而已。

    要说真的知道错了,或者是真的毫无怨言、不满的领罚等等,这自然也就是谈不上了,这就是‘客套’而已。

    可是现在好了,皇太孙殿下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要让茹瑺将他这个‘罪’说出来一个子丑寅卯来,是要说清楚该如何处置!

    看到茹瑺支支吾吾的不知道如何回答,朱允熥冷哼一声,显然是非常不满意这样的态度,但是他也不会过多的纠结这一点,有些套路大家也都习惯了。

    虽然很多的时候朱允熥有些得势不饶人,只不过这个时候就算了,不适合为难茹瑺。

    “这件事情不怪你,要怪就怪礼部、就该怪国子监和都察院!”朱允熥没好气的说道,“只是你吏部留意一下,有些妄议国政的士子,入仕不能顺遂!”

    可以说朱允熥的一句话几乎断绝了不少人的仕途,这看似是极其不公平的事情,毕竟那些读书人也是寒窗苦读数十年。

    尤其是能够读到国子监、举人的水平,也都算得上是文华种子,都是有着不俗的本事。

    毕竟在这个年代读书也是有一定的门槛,寒门出贵子的概率确实有,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脱产一直在科举上奋斗。

    但是朱允熥可不在意那么多,能够读到举人、国子监,一般来说也都不是少年了,最少也是青年,甚至是中年了。

    在这个岁数还不够成熟的话,还要去做一些和制度、法律相悖的事情,那也只能说咎由自取了。

    别说什么只是键盘侠等等,只是书生意气罢了,这样的人有些时候就是不会改,这样的一些人就是依仗着自己有些才华等等眼高于顶。

    既然这些人都已经是靠不住了,朱允熥自然也就没必要重用,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好惋惜的,说到底现在大明的读书人不算少。

    该做些什么事情,茹瑺现在看起来也是心里有数了,估计接下来在吏部的选官、考评上,他心里也是有着一些分寸了。

    在茹瑺心情复杂的离开文华殿后,朱允熥问道,“大和尚,你觉得我这么做,士林上是不是会有些议论?”

    道衍就立刻回答说道,“殿下,臣以为这些年对陛下、对殿下的各种议论都不少。虽说要广开言路知晓百姓心意,只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