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重开市舶司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现在只是让朱允炆上奏做一个缘由罢了,这些事情也确实是需要加紧赶紧办了,拖下去自然没什么好处。
说到底就是解除海禁的政策还是老朱亲自颁布旨意比较好,哪怕朱允熥是皇储,但是有些事情老朱在任来办更加的有说服力。
既然朱允炆都没有反对,朱允熥就说道,“去看着孩子,和祖父说说话。别看他现在是不乐意搭理你,只是不愿我多想罢了。”
朱允熥是老朱偏心的孙子,调皮、有能力,担得起家业,这自然是老朱开心的事情。
但是在老朱的眼里,朱允炆就是听话、孝顺的孙子,有些时候也只能狠心一点了,要不然两个孙子肯定要少一个。
朱允炆虽然会有些紧张,但是今非昔比,现在的他自然也知道在老朱面前该说些什么,更重要的是不能有任何的不满,更不能有任何的野心。
尤其是在和老朱相处的时候,对于朱允炆来说更是需要斟酌每一句话的时候。因为不只是老朱会听到,朱允熥也可以知道。
老朱和朱允炆在忙着带娃,朱允熥则是在忙着处置政事,大家都是有着各自需要忙碌的事情。
郁新这个户部尚书求见,正常情况下自然是不会被阻止,钱袋子到底是钱袋子,重要性不言而喻。
“殿下,臣等以为若是殿下登基,当隆重一些才好。”郁新开门见山的说道,“臣以为朝廷所需至少十万两白银,方能彰显朝廷威仪。”
说到底就是大明开国初年,有些货币还没有贬值,所以十万两白银已经可以称得上天价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尤其是考虑到朱允熥为了省钱,居然将大婚的一些花费给削减、挪用,这也让郁新感觉到紧张,登基仪式可不能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说到底就是皇储大婚的事情虽然是大事,可是储君只是储君,这和皇帝的登基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有些道理,这些事情自然不能含糊了。只是朝廷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十万两不是个小数目。”
这个道理大家自然也明白,再多的钱都有地方花,更何况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富裕到钱多的用不掉呢,十万两白银绝对是一个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