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更加清楚贫苦的底层百姓的艰难,知道有些人想要活下去几乎难如登天。
虽然做了一些看似亏本的事情,可是这也是极得民心的事情,想要收归民心就是需要通过这样一桩桩给百姓带来好处的事情才能有效果。
谈一些道理没有什么作用,让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能够活下去,在老朱看来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才是最为让人放心的做法。
朱允熥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我仔细想过,如果以后朝廷富余一些,可以不只是关照这些个国子监的学子,县学的寒门子弟可不少。”
老朱闻言点头,红仓现在确实更多的是在偏向于照顾国子监的学子,这些是大明读书人的精英、种子。
不是老朱和马皇后不想照顾一些童生、秀才,而是朝廷没有那么大的余力去照顾到每一个人,这就是非常现实的一个事情了。
朝廷现在就是没有更多的余力,朝廷好不容易才积攒了点家底子,需要花销的地方也确实非常多,自然也不可能做的面面俱到了,自然也有轻重缓急。
老朱打趣着说道,“照顾那些寒门子弟?那些人可是读四书五经,是你最不喜欢的一些个人。”
朱允熥听不下去了,“祖父,其他人说也就罢了,您老人家这么说,我可就难受了。这么些年,我就是不喜欢那些读书人、提防那些人,该用还是得用。”
老朱也有些听不下去了,“你啊,话都说的这么明白,那些读书人要是听了不心寒才是怪事。咱得照顾好文垚,别给腐儒教歪了。”
前车之鉴就是朱允炆了,看起来是一个自幼饱读诗书的好孩子,学问确实不错。只是好好的一个皇孙偏偏成了个秀才,这还如何坐江山?
那样的孩子确实是有些靠不住,所以读书的时候自然需要读书,得明理才好。可是书读的太多,或者是被腐儒有意识的教导一些东西,那就不行了。
朱允熥也笑着说道,“我到时候肯定是要亲自带带孩子,只是读书人那边也得有个交代,装装样子也是要装。”
老朱就含笑问道,“徐钦、常继祖,这两个是能跟着文垚读书,他俩得好好教,现在徐钦就看着不错。”
朱允熥也得意起来了,“要是像徐辉祖那样的可不成,徐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