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明白这些,现在的大明臣子难当啊,实在是大明现在是两个太阳。
洪武皇帝对于政事不太用心,但是不代表一点都不关注。更何况不管是按照礼法还是其他,遇到了大事肯定也都是需要去向皇帝奏报。
只是奏报大事也需要让太孙知晓,毕竟太孙眼看着就要登基,更何况这几年也都是太孙在主持朝政,这就显得非常敏感了。
有些喜欢琢磨的大臣有些时候还会琢磨遇到了事情是需要先去向皇帝奏报还是先去向太孙奏报,这些对于一些臣子来说也是非常敏感的事情。
因为这个先后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被认为是‘效忠于谁’,这就是要了命的事情了。
等到梅殷离开文华殿,朱允熥笑着开玩笑,“现在这些人可都是急了,一个个的都忙着在奏报。张福生,让人交代一下,若是红仓案,除非是大事才能入殿。”
张福生自然也赶紧记下来,说到底就是现在很多衙门的官员都是想要来奏报,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稍微有些进程都想要来露脸。
不过张福生这时候也说道,“殿下,大儒们半个时辰后就要入宫了,还请殿下移驾。”
朱允熥一听也明白了,确实是需要准备一下了,大儒们入宫商讨一些登基大典的礼仪问题,这可是大事情。
哪怕朱允熥也觉得基本上的框架肯定是不会有什么变动,但是现在去集思广益一下也不错,这也是一种亲贤、广开言路的表现。
千万别觉得这就是表面文章,这样的一些工作也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允熥随即问道,“祖父可起来了?”
“回殿下,陛下一个时辰前就起来了。”张福生就回答说道,“小殿下半个时辰前才起身。”
朱允熥顿时乐了,“祖父只怕是起的更早一些了,准备一下吧,我也去西宫一趟。”
反正老朱也是要旁听的,朱允熥就觉得还是去西宫一趟,和老朱一起去华盖殿。至于这一次会不会带着朱文垚,大概率是不太可能带着的。
但是这件事情朱允熥也不敢保证,倒不一定是老朱时刻离不得朱文垚这个小重孙,而是朱文垚这样的孩子极度黏人,他要是时间长一点没看到曾祖父就急的嗷嗷哭。
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