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办事风格,还是让人非常满意的,这也就是一个能臣的体现,是真正的做到了能够为君分忧。
张福生这边自然是得到了皇帝的旨意,肯定也是立刻安排人去奏禀皇后了,有些事情也确实需要让皇后殿下及时知道。
“能躲一个暂时的清净,只是想要彻底清净是难喽。”朱允熥有些自嘲的说道,“这些事情抓紧去办,定下来了才能落的真正清净。”
道衍就立刻说道,“陛下,臣等定当和魏国公等及时商讨,绝不会耽误太上皇陛下回乡祭祀之事。”
事情也就是这么回事,在老朱没有真正动身回乡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文武百官想方设法的来劝谏等等,因为一些人觉得事在人为,他们还可以改变局面。
也就是等到老朱真正的动身了、祭祀后回到了应天府,那些议论的声音可以暂时的消散,说不定也就是有些人稍微劝谏一下不能再有这类事情。
果然不出所料,求见的官员确实不少,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想要奏报老朱回乡的事情,想要让老朱和朱允熥改变主意。
这些人一概不见,而那些被召见的大臣在奏报完正经事就直接赶走,想要继续奏报其他的事情,那就是显然不会有这样的待遇了。
忙忙碌碌一天的朱允熥回到西宫就抱怨,“祖父,这两天肯定也有人来烦你了。”
老朱就笑着说道,“用不着过两天,现在就有人来求见了。你这个皇帝当得不怎么样,哪能让大臣有事没事找退位的皇帝?”
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回头我记下来这些人的名字,什么时候找个理由给他们穿小鞋了。”
这些玩笑就没必要当真了,因为老朱知道朱允熥肯定不会计较这些事情。
因为如果真的计较,那就不会存在这些大臣求见的意愿传达到老朱的耳朵里。
虽然老朱退位了,可是朱允熥也从未表达过任何想要让老朱和朝臣隔绝的意思,他甚至是比较热衷于看到大臣见到老朱。
身正不怕影子斜,再加上有着老朱的偏宠,所以朱允熥做事就看起来格外的大气,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权力的事情。
皇位都传了,自然也有就没必要担心大权旁落的事情。当皇太孙的时候就可以主持朝政,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