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人平定南洋有功,赏黄金千两,白银万两”

    嘉靖说了一连串的赏赐。

    “你二人的军功,暂且记着,等你二人入仕之后一起封赏,倘若你们想直接入朝为官,朕可以特许你二人不经科举,直接入翰林院。”

    嘉靖看着两人说道。

    即便嘉靖是皇帝,这种事还是要征求两人的意见的,入朝为官,出身很重要,朝中有些是秀才被举荐入仕的,如文徵明。

    一般这种官员,在朝中都是低人一等的,别人说起来,就会说你一个秀才出身的,自然就矮人一头。

    当然,文徵明是个例外,文徵明在大明文坛本身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没入朝为官的时候,这些官员见了文徵明,也都会笑脸相迎,更不用说现如今的文徵明,无论是身份地位,都非同一般了。

    自然没人敢和文徵明如此说话。

    但倘若胡宗宪两人以秀才入仕的话,将来别人提起他们的出身,就会说他们行伍出身,要么就是秀才出身,自然就低人一头。

    对于这一点,嘉靖自然是清楚的,所以要征求两人的意见。

    胡宗宪和赵贞吉听到这话,对视了一眼。

    “多谢陛下恩赐,不过我们还是想通过科举,正式入仕。”

    胡宗宪两人恭敬道。

    无论是胡宗宪还是赵贞吉,都还很年轻,有的是时间,他们现在累积了无数军功,可谓厚积薄发,一旦正式入仕,肯定会青云直上。

    一旁的周楚听到这话,心中忍不住有些感慨,原本历史上的胡宗宪,四十多岁在宦海浮沉了近二十年之后,自觉蹉跎岁月,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最终加入了严党,选择同流合污,这才被嘉靖委以重任。

    虽说后来胡宗宪带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剿倭有功,却也毁誉参半。

    周楚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胡宗宪的命运。

    “如此也好,你们还都年轻,有的是时间。”

    嘉靖看着胡宗宪两人,点了点头道。

    如今的胡宗宪也才十七岁,赵贞吉比胡宗宪大四岁,两人如今都是秀才,两人本身就很有才华,论行军打仗,胡宗宪稍微比赵贞吉强一些。

    但要论科举,赵贞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