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是这一批前来军事学院求学的学子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俞大猷今年已经二十有七了。

    俞大猷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府的一个村子之中,俞大猷的父亲俞原瓒是泉州府卫所的一个百户,前两年俞原瓒离世之后,俞大猷继承了他父亲百户的职务。

    不过俞大猷却从未因此自满,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当一个世袭的百户混吃等死,而是要为大明建功立业。

    成为百户之前,俞大猷就遍寻名师,一方面学习武学,另外一方面学习兵法,俞大猷先后师从王宣、林福,王宣和林福两人都是年间的国子监祭酒蔡清的弟子,蔡清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离世。

    俞大猷从王宣和林福那里得到了蔡清的真传,成为百户之后,更是勤学不辍,一边学习骑射,将骑射练到百发百中,又跟随福建守将李良钦学习剑法,将剑法练到大成之后,李良钦都不是俞大猷的对手。

    “你有这一手剑法,当今天下几乎无人是你的对手。”

    李良钦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子很满意,也不吝夸赞。

    原本俞大猷的计划,再过些年,就进京参加武科,只要能在武科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最起码能成为千户,而且是京城之中的千户,距离皇帝更近,也更容易被委以重任。

    这么多年以来,俞大猷一边习武,一边学习兵法,俞大猷对兵法的领悟更是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步,对如今的俞大猷而言,即便是只会百万大军,也如同指挥自己的身体一般协调如一。

    原本俞大猷的目标,是为大明建功立业,最主要的是为大明荡平倭寇,俞大猷出生在福建,年幼之时常年受到倭寇侵袭,俞大猷的父亲俞原瓒就是因为十几年前参与剿倭,受了重伤,这些年一直都没好利索。

    前些年就上复发,这才一命呜呼。

    可这些年,俞大猷武功也学成了,兵法也到了化境了,倭寇却已经不见了踪影,多方打听之下,俞大猷才知道朝廷出了个锦衣卫指挥使,如今的定国公,周衡器。

    周大人带着自己练出来的几千兵马,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东南沿海的倭寇彻底荡平,所有倭寇彻底消失,不复存在。

    海上的那些海盗以及倭寇,则被陆云瑾陆将军荡平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