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的惊讶不是装出来的,她是真的吃惊原主还有堂伯父在京城为官。
“夫人在时姑娘还小,也就没有跟姑娘说过她娘家的事。”
陈嬷嬷以为元薇惊讶的是自己是荣国府的外孙女。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夫人的姨娘在生她时难产去世。
夫人在嫡母眼皮子底下生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说句不好听的,夫人只在嫁给老爷那些年才过了几年顺心日子。
所以出嫁之后,夫人甚少跟人说过娘家。
连带着她这个陪嫁嬷嬷也没有再想起过以前在国公府的事情。
如今夫人不在了,老爷又去了。
看着眼前这位跟夫人年轻时颇为相像的姑娘,陈嬷嬷不禁陷入了回忆之中。
当年夫人也是这般花容月貌,与现在的姑娘如出一辙。
过几年,等姑娘彻底长开后,怕是还要更胜一筹。
这样的容貌却让陈嬷嬷忧心忡忡起来。
因为这张脸更像当年的姨娘,难免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往事。
尽管已经过去这么多年,陈嬷嬷不知道那位荣国公夫人是否还记挂着这些事,就怕她因此勾起一些不愉快的回忆。
若是姑娘真的打算投靠荣国府,那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让国公府掌权人不顺眼,在里面的日子可想而知。
因此,陈嬷嬷并不赞同元薇去投靠荣国府。
她深知那里的水有多深,不愿看到姑娘步上夫人的后尘,遭受同样的刁难。
“虽说姑娘跟她们没有利益纠纷,一个小姑娘家家她们不会过于为难。但是过日子还是要看平时顺不顺心,如果姑娘去投靠,平时受气肯定是少不了的。”
“姑娘又不是走投无路,还不至于要主动去受气。”
陈嬷嬷看元薇若有所思的样子,明显是听进去了。
她接着说道:“还有就是堂老爷,其实姑娘可以去京城投靠堂老爷,当年,你父亲也曾去京城投靠过他们。”
老爷也是在那时娶了夫人,一个秀才娶了国公府庶女,在当时还让京城里的人津津乐道。
只是后来……不说也罢。
“父亲是怎样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