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时期的农民起义虽然四处爆发,但对大宋朝廷而言,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

    【他们缺乏明确的纲领,无法争取到更多的力量支持。】

    【在打下一处城池后,农民军只会凭借本能四处烧杀抢掠,无法有效的治理该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和资源。】

    【反观大宋朝廷方面,拥有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支持,拥有足够严密的制度来武装军队,获取税收,制造兵器,生产粮食。】

    【农民军可以打败朝廷官军九十九次,但只要输一次,那就会彻底崩盘。】

    【很快,北方的梁山起义就被镇压,首领宋江在接连失败后被迫投降,消失在历史之中。】

    【南方的方腊起义,由于威胁到了大宋最重要的税收重地江南地区,大宋朝廷派出了太监童贯领兵镇压,将方腊击败俘虏后直接处死。】

    【宋江和方腊的起义虽然失败,但却对大宋造成了巨大的内耗,沉重地打击了大宋在山东、浙江等地的统治。】

    【面临着如此危机,大宋原本应该聚焦于国内,想办法进行一些改革,但在范仲淹和王安石变法先后失败,蔡京、童贯等“六贼”掌控大权的情况下,改革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这些仅仅还是内忧,即便伤筋动骨,尚未致命。】

    【真正的外患,已经在北方悄然出现。】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看着看着,表情渐渐变得严肃。

    “文官士大夫治国,竟然如此酷烈吗?”

    赵匡胤出生在后唐,成长在后晋、后汉,最终在后周成为朝廷重臣,继而夺取政权建立了大宋。

    作为一个经历过五代之中四代的君王,赵匡胤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五代更替战乱不休的原因就是节度使们完全掌控了麾下军队,随时都能利用军队进行造反。

    是以在建立大宋之后,明明还没有完全统一天下,赵匡胤就立刻着手“杯酒释兵权”,将大将们的兵权收归朝廷。

    即便如此,赵匡胤依然还不放心,又将兵权拆分给了枢密使和兵部,再以“将无长将”的方式,不停地给每支部队更换领兵大将。

    然后,再以科举的方式大力扶持文官士大夫阶层,抬升士大夫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