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把视角看回来。
元朝末期是如此,大清又如何能免俗?
如今的大清,国库破产,百姓贫穷。
亡国之兆已经显现。
曾国藩是汉人,手里又有整个大清境内最强悍的湘军。
威望更不用说,响当当的。
改朝换代的绝佳人选!
但马上,在场的李元度就大声开口道:
“说什么胡话呢,是要置曾大人于乱臣贼子的境地吗?”
“大人,咱们现在就应该考虑的就是赶紧北上勤王!”
李元度的话,立刻让曾国藩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强行冷静下来。
在场的湘军将领,有人附和李元度的话,也有人反对。
这让曾国藩清醒地意识到一点。
大清还是有人心的。
李元度一直以来都是最坚定跟随曾国藩的一批人。
但就连这样的人,都觉得应该北上勤王,并得到了湘军内部许多人的支持。
胡林翼呢?
左宗棠呢?
曾国藩彻底清醒了。
湘军的创始人的确是曾国藩自己。
但湘军如今已经演变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并不是曾国藩自己就能说一不二,完全掌控的。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都别吵了。勤王自然是要勤王的,但具体如何调配兵马好不影响战局,让本官好生思考一下。”
当晚,曾国藩在军帐中一夜未眠。
终于,他提笔写起奏折:
“……勤王之事,臣责无旁贷。”
“然兹事体大,臣以为此事非臣或湖北巡抚胡林翼不可,余者皆难以令勤王众将士心服口服。”
作为两江总督,曾国藩已经有底气这么称赞自己了。
他接着写道:
“臣、胡林翼二者择一,究竟谁人领兵北上勤王,谁人继续坐镇围剿长毛,还请皇上示下。”
写完后,曾国藩叫来侍卫队长。
“八百里加急,去送给皇上!”
看到这里,大宋世界中,赵匡胤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起来。
“这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