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了海山时代修筑宫殿、园林等浩大的土木工程。
限制蒙古诸王、驸马、贵族横行害民,尤其是针对汉人百姓的压迫和奴役。
命人重新编纂律令,准备推出更加严密的法典。
画面中,一名官员高声宣读旨意。
“今奉陛下之命,重开科举!”
在官员的面前,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在登基三年后,寿山选择重开已经三十六年没有举行过的科举。】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都震惊了。
【宋太祖赵匡胤:三十六年没科举?这元朝是疯了吧。】
【明太祖朱元璋:没疯,你忘了元朝有四等人制度吗?一二三等人就当一二三等官,四等南方汉人就老老实实当狗。】
【唐太宗李世民:科举制度这种最方便皇帝收拢天下人才,招揽地方中坚阶层民心的制度都不用,朕不太理解。】
【汉高祖刘邦:朕以前是不知道,用过之后才懂科举有多香,这些元朝皇帝居然还不愿意用,服了。】
历朝皇帝都很不理解。
只有忽必烈在默默地心虚。
忽必烈知道这是为啥。
历史上的那次山东叛乱后,忽必烈失去了对汉人的信任。
所以科举就没了。
后来的四等人制度,北方汉人沦为三等,也是这个原因。
忽必烈后面的铁穆耳本身就是守成之君,不可能主动做出开科举的变革。
铁穆耳之后的海山大力推行蒙古化,更没有科举什么事。
也只有在汉人力量支持下登基的海山,才能有这种动机。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寿山虽然重开科举,但同样遭遇了巨大阻力,于是他做出了妥协。】
画面中出现了一份张贴的公文。
【本次开科取士,共计录取三百人。】
【蒙古、色目、汉人(北方汉人)、南人(南方汉人)各七十五人。】
看起来好像很公平,四种等级数量都一样。
但关键在于民族人口的数量。
当时的大元,蒙古和色目人加起来,撑死也就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