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檀听出是他在迁就她,故意让着她,方才说这些哄她的话。

    可见他一本正经的自我调侃,不免觉得有些令人想发笑。

    她也确实笑了,眉眼弯弯地说道:“二爷不但学问好,还会剖析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并且正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这种品行太难能可贵,莫怪你是最年轻的状元郎。”

    赵颐挑一挑眉梢,她是在故意挖苦他有自知之明。

    他们之间难得有这样放松、不拘谨的相处,屋子里的氛围变得轻松。

    赵颐浑身的疲累消散,有些疏懒地靠着软枕,隔着油灯看向她:“今日皇上召见我,让我明日带你进宫面圣。”

    沈青檀诧异地看向赵颐:“皇上要见我?”

    赵颐微微颔首:“只是长辈见晚辈,你别紧张。”

    沈青檀蹙眉,想起靖安帝的一件旧事。

    靖安帝小时候并不受宠,大周国与北齐国互换人质时,靖安帝被先帝送去北齐国做质子。

    后来两国发起战事,本来靖安帝在北齐国便如履薄冰,因为战争的缘故,他的处境更加艰难,经常被北齐国的皇族与世家贵族欺负、迫害。

    直到先帝病重的时候,靖安帝从北齐国逃回大周国。

    不过据沈青檀从传言所知,当年靖安帝之所以能排除万难,躲避重重追杀回到大周国,是因为赵国公舍身相助。

    正是有这一重关系在,靖安帝很敬重赵国公,时常来国公府拜访赵国公,在这期间与赵国公的嫡女相识,并且对她一见倾心。

    当时的靖安帝还只是一个王爷,请先帝为他与赵国公的嫡女赐婚,迎娶她为正妃,登基之后便册封赵国公的嫡女为元荣皇后。

    元荣皇后一直圣宠不衰,可惜红颜薄命,难产而亡。

    因为元荣皇后生前疼爱赵颐,靖安帝将对元荣皇后的感情,以及对那个胎死腹中的孩子的遗憾,全都倾注在赵颐身上,仿佛将他当成精神上的寄托。

    “那我需要做什么准备?”沈青檀以前参加过宫宴,只是远远地瞧见过靖安帝,明日私底下见面……她娇嗔道:“你一说紧张,我倒真的有些紧张了。”

    赵颐望着她佯装生气的模样,斜睨他一眼的娇态,有一种别样的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