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再次问道:“侯爷说青州一事还有转圜的余地,您没必要断臂求生,他想要一个真相。”

    因为有了承恩侯的前车之鉴,她不敢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誉王身上,为了万无一失,她必须要拿到仪贞公主的遗物,以此来保住沈少淮的性命。

    “承恩侯办事不力,青州的‘粮食’上了鸿运的大船。”誉王坦诚道:“鸿运船行是凌府的产业。”

    只是这一句话,沈夫人便恍然大悟。此事牵扯到凌家,莫怪誉王会亲自揭发,而不是等到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再移罪到承恩侯头上。

    誉王找上她,拿回承恩侯手里的把柄,她就已经猜到,誉王是要将承恩侯做替罪羊。

    只不过提前了而已。

    沈夫人脸上苍白地说道:“我知道了。”

    誉王早已做好舍弃承恩侯的打算,因为关州事发后,靖安帝已经怀疑承恩侯,并且将他升任为漕运总兵官,早晚有一日会拿他开刀。

    如今暂时不动他,其一是没有证据,其二是为了钓出承恩侯背后的大鱼。

    承恩侯活着,于他而言是一个隐患。

    给承恩侯出谋划策,实则是为了更好的移罪到他头上。

    若是承恩侯顺势将顾宗辞与沈青檀拖下水,那就再好不过。

    他就可以侵吞掉顾家的产业。

    最后关头,凌忠实冒出来,坏了他的计划,不得不提前舍弃承恩侯,后续的安排全都要终止。

    如此一来,为他增添不少麻烦。

    说不定这一把火,已经烧到他头上来了。

    否则,靖安帝不会突然传唤他进宫。

    誉王斜睨沈夫人一眼,想到书房里的一份资料,缓缓勾着唇角:“本王有一件事要告诉你。”